首页 > 文史

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为什么韩信的死是不可避免的?

今天给大家讲讲吕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①韩信名声太大,能力太强,不知道进退

如果韩信懂秦始皇的统一,就不应该要假王,也不应该接受刘邦的奖励。刘邦的任何奖励都不应该被要求。

如果韩信懂得统一,不想谋反,就应该拒绝封奖。统一后,韩信应退王爵,交兵权,做富家翁。

如果韩信懂得统一,就没必要忠于刘邦,与世界抗争,世界无主,强者得之。

韩信清楚地知道越王勾践,“鸟尽,弓藏;狡猾的兔子死了,走狗做饭。”他仍然痴迷于权力,不想反抗,也不想退出王爵,交出军事权力。

韩信死亡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不知道进退。

[img]507375[/img]

为什么吕雉杀韩信?韩信的战斗能力太强,压服不了,控制不了。

韩信是兵仙,能力超群,战必克,攻必胜。

像韩信这样的人刘邦,吕雉压服不了。统一后,没有价值,成为不稳定因素。

过河拆桥,此时顺理成章,毫无悬念。

一个无法控制的人晚上睡不好觉。掌权人天天想,韩信会造反吗?造反真的打不过韩信,能力太强了。

吕雉很坚强,普通男人比不上。果断,残忍,绝望。

面对韩信,吕雉没有怜悯之心,杀韩信,吕雉更是毫无顾忌,冷酷无情。

男人谈兄弟情谊,韩信和吕雉之间没有兄弟情谊。

②吕雉收到信息,韩信想造反逃跑

虽然韩信被刘邦游云梦擒韩信,但他把韩信贬为淮阴侯。这时,刘邦没有杀韩信。刘邦听别人说韩信想造反。

韩信知道刘邦害怕自己的能力,韩信假装生病,经常抱怨。

我觉得像刘邦这样心黑的人,当时杀了韩信也没什么。刘邦还需要考虑感情吗?功劳吗?

刘邦真的不需要,至于为什么不马上杀,也许韩信还有30万军队。

[img]507376[/img]

韩信手里有30万军队。韩信率领军队帮助刘邦摧毁项羽。之后,有多少军队说不清楚。刘邦统一后,韩信手里应该有20-30万军队。

吕雉收到消息,韩信密谋造反军队,想逃跑。

于是吕雉找萧何商量,怎么办?

于是两人合计,骗韩信,说刘邦平叛陈晨归来,在宫中宴请百官。

韩信到了宫中才知道被骗,死于女人之人。

据史书记载,陈晨被任命为巨鹿太守。韩信对陈晨说:“巨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有人告诉你谋反,陛下不相信一次,陛下怀疑两次,陛下必须相信你叛逆,我会在后面支持你。”。陈晨相信。

说不清是真是假。

吕雉听到别人告密,韩信想谋反逃跑。和萧何商量,最后杀了韩信

吕雉为人刚毅,性格坚强,工于心计,心狠手辣。

吕雉是政治家,玩阴谋诡计是高手,擅长权谋。

韩信只是一个不懂政治的将军。将军死于政治家之手。历史上有很多。

吕雉杀韩信,无所顾忌,冷酷无情。

[img]507377[/img]

虽然吕雉是个女人,但吕雉是个坚强的人。

总结:三个方面的错误。

一、韩信不懂政治,不懂统一,迷恋权力,不懂进退。要么撤退,要么战斗。

二、刘邦、吕雉,不能容人,主要是刘邦,过河拆桥,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第三,刘邦不封分封的错误,将军们不听话。从韩信要假齐王的位置开始。在山脊之战中,韩信的将军们看着墙,没有主动帮助刘邦摧毁项羽。刘邦别无选择。经过讨论,他只能再次奖励韩信的几位将军,先摧毁项羽,然后再谈其他事情。

大秦灭亡后,项羽分封诸侯,成为共识。刘邦不封可以吗?不听话没有好处。


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为什么韩信的死是不可避免的?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为什么韩信的死是不可避免的?

,,,,,,

  • 揭秘:班婕钰被惨害 汉成帝[牡丹下死]之谜
  • 班婕钰(前48)——前六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形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姑。汉成帝的妃子,善诗...

  • 梁女莹姿势平庸,权势强大,成为皇后 死后惨遭贬废
  • 梁女莹,东汉西凉定人,东汉第十任皇帝——汉桓帝刘志的第一任皇后。 与大多数女王不同,梁女英并不漂亮,更不端庄,可以说没有...

  • 汉朝皇帝刘恒:汉朝历史上最孝顺、最节俭的皇帝
  • 文帝当政之初,就用母亲教给他的黄老之术治理天下,与人民休息,造福人民。登基后,他连发两条诏书,表示要做亲民皇帝,大力...

  • 刘颖介绍汉惠帝 谁是汉惠帝刘颖的皇后和儿子?
  •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颖(前211-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

  • 大汉朝历史上一代贤后卫子夫出身卑微,德服人
  • 假如汉武帝算“千古一帝”,那么卫子夫当之无愧为“千古一后”。她14岁入宫,26岁被封为皇后。这个座位坐了38年——在复杂的后宫斗...

  • 中国古代柏拉图式恋爱的典范,皇帝刘盈和皇后张嫣
  • 当初《美人心计》里那个淡雅如菊的张嫣深入人心,那个淡雅的女子,她悲凉的一生让所有人心疼。在剧中编导还很好心的给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