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当时是指汉朝以外的西北国家,包括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阿尔泰山以南、昆仑以北。“西域三十六国”一词出现在班固的《汉书西域传》中。
[img]505784[/img]
在汉代,许多国家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天山谷周围。这些国家有大有小,大的相当于一个城市,人口8万多,小的甚至只有一个村庄,只有一两千人。当时,西域国家的争端不断,汉代国家的数量不断变化。最初记录的国家有36个,总结为“西域36个国家”。它们大多以城郭为中心,又称“城郭诸国”。
[img]505785[/img]
据史料记载,汉初西域36国分别为:
姗姗国(楼兰)、而且末国、疏勒国、龟兹国、精绝国、尉犁国、李羌国、荣卢国、于弥国、渠勒国、皮山国、乌秸国、西夜子合国(本名西夜国)、子合国、蒲梨国、依耐国、无雷国、难兜国、大宛国、小宛国、桃槐国、休循国、捐毒国、姑墨国、姑师国(车师国)、墨山国、劫国、温宿国、莎车国、尉头国、危须国、雁栖国、狐胡国、渠梨国、乌垒国。
[img]505786[/img]
清朝乾隆时期,解释了西域的范围,但“西域”被称为“新疆”。嘉庆时期,“新疆”完全取代了“西域”一词。
根据历史资料研究记载,新疆西部地区36个国有: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尉都国、车师后城长国、山国、劫国、弥国、蒲类后国、卑陆后国、龟兹、蒲梨、精绝、楼兰、而末、小宛、狐胡、西而弥、皮山、姑墨、姗姗、蒲类、西夜、渠勒、戎卢、莎车、皮山、尉头、
现有遗址包括:楼兰古城遗址、精绝国(又称尼雅遗址)、在新疆和田,有许多佛教遗址建筑。、龟兹故城、高昌故城等。
西域三十六国主要指哪些国家?现有遗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