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襄之战是关羽暮年的最后一场战役。起初,这场战斗非常成功,关羽淹没了七军,震惊了中国的壮举。然而,世界是不可预测的。孙刘联盟的孙权此时选择与曹操密谋,东吴出兵攻打荆州。刘备手下的糜芳和傅士仁选择背叛关羽,开城投降吕蒙。最终,关羽战败麦城,被东吴杀害。然而,当孙权下令杀死关羽时,他没想到会让刘备用关羽和刘备的关系为他报仇?孙权杀关羽时,江东的文武百官,难道没有人为关羽求情吗?
[img]504040[/img]
以关羽为人质
如果孙权以关羽为人质,刘备就不会出兵东吴,也不会发动夷陵之战,孙刘联盟也不会见面。毕竟,对孙权来说,关羽的筹码很大。刘备永远不会让他的兄弟受到委屈。届时,无论吴栋提出什么要求,刘备都可能同意。然而,据史料记载,当孙权下令时,江东官员似乎选择同意。
[img]504041[/img]
反目成仇
在史料《三国志》中,详细记载了“权遣将军击羽,获羽与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说:“狼不能养,以后会害。曹公不会立即摆脱它,他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是一个讨论和迁徙的城市。今天可以生!”是斩之。”当时孙权在下令前犹豫了一下。他知道关羽对刘备的重要性。如果你杀了关羽,你必然会和刘备撕破脸皮,最后反目成仇。
文臣武将
当时,在江东的文臣和武将中,没有周瑜、鲁肃这样的才华。剩下的吕蒙和其他官员只想为江东谋一块地。他们的目光太短了,他们只看中荆州,没有世界大局。鲁肃明白,孙刘联盟的重要性,他一生都在为孙刘两家的和谐而努力。虽然吴国在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们赶走了刘备,但战争的损失、士卒的伤亡、人民的生活、国库的消耗以及一些土地的损失也损害了吴国很多。
[img]504042[/img]
明智之举
如果孙权没有杀死关羽,而是在夺取荆州后把关羽送回刘备,以示孙刘联盟的友谊,也许吴和蜀不会内斗,休养多年。因此,孙权杀死关羽在某些方面并不明智。
关羽的人缘这么差吗?为什么他被杀时没有人为他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