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东汉的灭亡始于黄巾起义。其直接原因是黄巾起义带来了席卷全国的叛乱,县地方军队反应缓慢,战斗无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东汉朝廷开始在叛乱的州任命,不仅在所有地方官员之上,而且有完整的军事和政治权力,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响应速度,于是形成了几乎完全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地方实力派,从而拉开了东汉灭亡的帷幕。
[img]504061[/img]
然而,州牧的出现只是东汉政治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东汉灭亡的线索始于对朝廷内部力量平衡的破坏。它发生在汉桓帝死后,汉灵帝刚刚继位。
汉桓皇帝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于是皇后的父亲窦武召集东汉朝廷各大势力的代表开会,讨论皇位候选人。其中,外戚代表窦武为首,豪族代表袁逢(袁绍和袁术的父亲),官僚代表太尉周静,宦官和皇后代表曹节。最后,经过“友好协商”,刘红决定继位。
从上述过程中不难看出,在当时的东汉朝廷中,外戚、宦官、豪族和官僚体系处于相互制约的平衡之中,尚未形成一个主导地位,因此即使是皇位继承也不得不坐下来讨论和妥协,这与未来和命运有关,因此政府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
[img]504062[/img]
然而,汉灵帝继位后不久,窦武和他的政治联盟,太傅陈凡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和压制宦官集团,计划消灭宦官,保密工作没有做好,泄露消息,宦官第一次开始,绝地反击,窦氏家族及其同党彻底根除,朝廷大规模清洁,然后将党羽插入各关键部门,东汉的朝政已经完全掌握在宦官手中——力量的平衡被打破了!
宦官集团掌权后,全面压制和打击异国势力。除了主动投靠外,其他人绝对没有机会成为官员或晋升。到目前为止,大汉朝廷分为两个不同的势力集团,即当政的宦官集团和在野的反对派。
为了保护自己,夺回失去的权力,豪族和官僚集团自然不会错过任何反击的机会。然而,豪族和官僚集团并没有等待太久——在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中,汉灵帝和宦官集团不得不下放权力。以州牧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积累了足够的兵力和人望,逐渐有实力直接挑战宦官集团。当时宦官的优势是控制皇帝,掌握政府,但在野的豪族、官僚和外戚集团控制军队和地方政府,以及一些中央政府。显然,宦官集团处于相对劣势,这就是将军何召唤董卓进京的原因。
最后,宦官集团杀死了何进的外戚和官僚集团,董卓屠杀了宦官。原来的政治地图被彻底改写,只有军阀和豪族在大汉帝国的舞台上!
东汉灭亡真的是因为黄巾起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