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就是,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辛酉政变,欢迎大家关注哦。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政变。这些政变的发生时间和发起者不同,但其目的基本上是夺取权力。清末,有一场新友政变。这一政变的结果是慈禧开始了听政的职业生涯。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一政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的结果和对后来的影响。
1.简介
辛酉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的宫廷政变。打败了顾命八大臣的势力。为了赞襄政务大臣(也叫顾命八大臣),辅毕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齐祥年号而被称为“齐祥政变”,又称“北京政变”。
[img]502594[/img]
咸丰皇帝死于热河避暑山庄宫殿(今河北省承德市)。皇室前大臣载垣、苏顺等八位大臣与新皇帝载淳的生母皇后叶赫那拉(即慈禧太后)发生了严重矛盾。叶赫那拉鼓励咸丰皇后牛虎禄(即慈安皇后)与八位大臣争夺权力,并指示皇室历史董元醇上朝奏。请皇后垂幕听政,然后被八位大臣抵制。另一方面,最近宗族中的恭亲王奕欣、咸丰朝命令大臣和尚格林沁、军机大臣文祥等人被排除在最高权力之外,也极为不满。于是叶赫那拉氏和奕䜣等人联合起来,发动政变。
从此,慈禧和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幕听政。但事实上,慈禧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持续了47年。
2.影响
此后,慈禧作为中外反动力勾结的产物及其代表,在半殖民地中国进行了47年的罪恶统治。她上台的第一个罪行是“借师助剿”,与外国侵略者血腥镇压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许多不平等条约,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都是在她统治时期与外国签订的。她的篡政和统治使现代中国遭受了无尽的屈辱。
[img]502595[/img]
3.评价
“辛酉政变”是君权与相权的大冲突,展现了两宫皇太后与恭亲王奕欣的智慧。其主要结果是清朝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垂幕听政后,“辛酉政变”否定了“赞襄政务”大臣,这是一次重大改革。“辛酉政变”后,恭亲王奕欣为议政王,这是瑞亲王多尔根辅政的再现。但有一点不同:帝胤贵族既担任议政王,又担任军机大臣,两宫太后垂幕听政。这样,皇权出现了二元:议政王奕欣总揽朝政,皇太后总裁懿定。这一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皇太后和易欣联合主政,后来逐渐演变成慈禧独揽朝政的局面。然后产生了一个制度:领班军机大臣由亲贵担任,军机大臣包括满族和汉族。清朝统治时期,这种五人军机结构大致维持不变。
[img]502596[/img]
就满洲贵族而言,“新友政变”主要是宗族贵族与皇帝银贵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两宫皇太后,尤其是慈禧皇太后,主要利用和依靠皇帝银贵族,打击宗族贵族,取得胜利。
辛酉政变后,同治皇帝内有两宫皇太后垂幕听政,外有议政王奕䜣从而开始了“同治新政”。
辛酉政变是怎么发生的?后果和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