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朝都穿布衣,帽子洗白了也不换。这样节俭的皇帝是萧衍;五更天批奏折,手冻裂,还在工作。这样努力的皇帝是萧衍。
但就是这样一个皇帝,他建立的梁朝,只有他一个皇帝,就灭亡了。而且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不高。为什么?
梁朝,取而代之的是萧齐,开国皇帝萧衍,以当地军阀的身份攻击中央,并取得了成功,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img]500120[/img]
但就是这样的人,后期的失误,以至于侯景之乱,给江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兵灾。甚至他建立的梁朝也被摧毁了。
在收复北方的问题上,小燕的态度一直很积极,甚至梦见北朝的皇帝和将军向他投降。就在这个梦之后不久,北方的一个重量级人物真的对他很真诚。
高欢去世后,东魏枭雄高欢的亲信部将侯景因功高震而受到怀疑。侯景担心自己会被清算,主动投靠宇文泰。宇文泰不喜欢他。不久,他向梁朝抛出橄榄枝。
也可以看出,侯景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奸诈者,不足以信任。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侯景的投降确实是梁朝统一南北的好机会,侯景有东魏最精锐的骑兵团,控制得当,绝对是统一北方的武器。
是因为小燕接受了侯景的投降,东魏的不满直接发起了进攻。侯景一边反抗一边向小燕求助。在这样的时刻,小燕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如期增援。
侯景大败,拼命突围来到梁朝,利用侯景统一南北的愿望自然难以实现。但萧衍仍然重视侯景的政治意义,对侯景给予了极大的优待。
[img]500121[/img]
只是对于萧衍不救的行为,侯景这样的人,怎么还能老老实实地把萧衍当作主人呢?只是被迫留在梁朝。
侯景不断向萧衍要兵要粮,萧衍也一一满足,只是时间长了,自然也厌烦了。双方的关系,已经是暗潮汹涌。
梁朝与东魏的关系逐渐缓和,双方的邦交逐渐正常化,使者不断交流。对于侯静这样的叛徒,东魏提议让梁朝把他送回去。
小燕确实准备这样做。任何有计划的政治家都可以滴水。然而,小燕让侯静闻到了风声,并在测试下得到了确定的答案。
侯景一怒之下,自然造反。公元549年,侯景之乱爆发,攻入建康后,86岁的梁武帝更是活活饿死。
尽管叛乱最终被镇压,但镇压后的朝代早已不再是萧衍建立的梁朝。只有萧衍一位皇帝,梁朝才被摧毁。
在这场叛乱中,梁朝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平叛的弱点和虚假繁荣所掩盖的矛盾。这些矛盾不是侯静带来的,而是很早就存在的。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宽容的人。取代萧齐后,他也继承了萧齐的宽容政策。然而,他真正宽容的对象只是贵族,梁朝的人民很困难。
[img]500122[/img]
在他的统治时期,南朝的国力被一点一点地消耗掉了。对整个统治阶级的宽容使梁朝的腐败成为一种趋势,腐败日益加剧,人民自然离心离德。
此外,萧衍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他曾四次出家为僧,每次都由政府出钱赎回。国家财富被大量消耗,南朝人民自然对他的政权越来越失望。
此外,他还恢复了许多苛刻的刑法,特别是在税收方面,对逃避税收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以至于早期的梁朝和北方汉人南迁,后来南方人逃往北方。
此时,西魏仍在大力进行汉化改革,梁朝的衰弱已注定。
梁朝应该有很好的前景,但萧衍对贵族宽容,对人民严格,从一开始就逆转,结局自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再加上他略显做作的性格,梁朝只有他一个皇帝,真是不公正。
为什么梁朝只经历了一个皇帝,就被摧毁了?是因为侯景的混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