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可以说是魏、蜀、吴统治者中寿命最高的,先后杀死了曹操和刘备。当魏国失去曹操和蜀国去刘备时,为什么孙权的吴国从未完成统一,甚至安于江东,几次北伐都没有成功?接下来,让我们带来历史真相。让我们看看!
@ 纵观中国历史,到清朝为止,明朝是唯一一个从南到北统一的国家,这说明从南到北统一是非常困难的。吴国本可以在曹操和刘备相继去世后发展自己的实力。然而,孙权并不打算扩大领土。吴国在名义上也遭受了损失。名义上,吴国是曹魏的附属国,甚至孙权的吴王也被曹派封杀。此外,东吴擅长打水战。虽然水手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步战不好。没有江淮一线,东吴的水军就没有用武之地,而水军离开船只,面对魏蜀混合的步骑大军,无异于找死。
[img]499846[/img]
曹操死后,虽然魏国夺权,但曹丕获胜后,魏国仍然是最强的。此外,曹丕不是庸君,也是一位有一定能力的指挥官。此外,当时他的手下还有司马懿等人物,魏国的其他一些著名将军仍然存在,还有很多新星。当时吴国的实力弱于魏国,略强于蜀国。因此,蜀国和吴国仍然需要共同对抗魏国,以防止魏国统一世界。诸葛亮北伐期间,吴国经常从南方对抗蜀国,而魏国仍然很容易以一敌两。若吴国单独对抗魏国,则等待灭国。所以,当时世界大势如此,孙权即使有统一的想法,也只能想一想。
此时外因,我们再来看看内因。公元241年,东吴发生了一件悲伤的事情,那就是孙登太子孙登突然去世,那年孙登只有33岁,孙权已经60岁了。孙权的次子孙虑和长子孙登相继去世,太子的位置自然应该归三子孙和头上,孙权的确也给了孙和太子的名字。但不知是怕孙和像两个儿子一样早逝,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孙权居然让四个儿子孙霸和孙和享受同样的待遇。孙权的举动直接导致孙霸及其粉丝认为孙霸也有可能登基,于是二子之间开始了长期的斗争。
在斗争中,朝廷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排队。有一段时间,朝廷的气氛非常糟糕。再加上孙鲁班、陆逊、步骤等长女的加入,孙权完全失去了理智。最后,孙权废除了孙和,杀死了孙霸,并于同年11月将孙梁改为王子,孙权也于次年去世。也就是说,孙权晚年基本上被二宫之争的风暴冲刷了头脑,而孙权去世后,二宫之争还没有结束。孙良年少继位,但缺乏威望,因此培养“童子军”备不可预测,但这也不能阻止谋臣们的暗箭。孙亮在位不到十年就被孙废除,随后孙休成为新的统治者。孙休在位期间,充分发挥了大智若愚的精神。他在合适的时间杀死了孙晨,并在更合适的时间开始发展教育。然而,孙休也是一个短命的一代。孙休死后,由于王子年轻,张布和其他人篡夺了孙浩为皇帝。
说起孙皓,大家都很熟悉。孙浩从小就目睹了宫廷斗争。他的童年一直处于家庭破裂和死亡的阴影之中。让孙浩负责吴国真是一场危险的国际象棋。但令人惊讶的是,孙皓在位初期不仅抚恤人民,还开仓振贫,一度成为江东的希望之星。但渐渐地,孙皓聚集了一定的人气,便原形毕露,开始了自己的酒色杀戮史,后来三家归晋也是不可阻挡的,这我就不说了。
总的来说,东吴可以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它仍然具有地理优势。否则,在他们搞二宫混乱的那些年里,如果没有长江,他们可能会被摧毁。
孙权杀死曹操和刘备后,为什么他不能统一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