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郭子仪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狡兔死,走狗煮”,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除了极少数王朝出于某种目的,基本上都会上演这出滥杀忠良的好戏。毕竟,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但当敌人消失时,曾经的朋友是最大的敌人。尤其是那些拯救王朝的有能力的将军,要么干脆架空皇帝的自力更生,要么他们的结局越来越惨。就像周亚夫一样,历史上的汉文帝和汉景帝以善于治军领兵的身份直言不讳地证明了他们。军事才华出众,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叛军,拯救汉朝江山。但最终也逃不过蒙冤下狱闭食自尽的悲惨结局。
[img]498985[/img]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比如拯救大唐朝于水火的唐朝名将郭子仪就是一个特例。那么这里就有问题了。为什么他能逃脱唐朝皇帝的思念和杀戮?他儿子甚至打了公主,说:“你依靠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只是不想当皇帝!“如果你这么叛逆,那就没关系了。更不用说现实中的皇帝了,也就是说,在朝代类型的游戏中,官员或麻雀飞青天的玩家都不舒服。那郭子仪到底靠什么,才能让唐朝皇帝对他如此“放心”呢?
事实上,这是由唐朝的被动环境造成的。另一个原因是郭子仪仍然很擅长做人。因此,他的生活对双方都有利大于弊,所以郭子仪可以跳出被朝廷“憎恨”的怪圈。当然,唐朝皇帝在与郭子仪达成共识之前,也对郭子仪动了“小心思”。公元758年,唐朝皇帝计划清理郭子仪。当时,由于唐朝相州的新败,唐朝皇帝借此机会指示不与郭子仪打交道的大臣们将这一责任推给郭子仪。因此,郭子仪的军事力量被剥夺了。如果没有意外,郭子仪最多会在一两年内杀死一些不必要的罪行。
[img]498986[/img]
但令唐朝统治者惊讶的是,没有郭子仪,他们根本无法控制局势。因此,公元760年,失去兵权的郭子仪再次掌握了兵权。面对失控的局面,唐肃宗不得不把河东的大大小小都交给郭子仪,郭子仪不负众望。凭借高超的技术,他收回了自己不在的时候丢失的失地,顺便杀了乱七八糟的人。这次出山操作让全国各地的将领都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唐朝统治者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郭子仪无论是否持有兵权,都是大唐的守护神。
[img]498987[/img]
更重要的是,无论朝廷是否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郭子仪都对朝廷表示衷心。郭子仪年近古稀。他还被朝廷派去抵抗吐蕃,解决大唐和回族之间的问题。他不费吹灰之力就退出了回族士兵。他还与回族领导人签订了和约,永远不会再犯大唐。由此可见,郭子仪就像上帝一样存在。这不仅是他对唐朝的贡献,也是他对朝廷的忠诚。唐朝统治者发自内心地钦佩他,自然信任他。
为什么唐朝皇帝没有杀死郭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