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自成,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大顺(1644-1645年)是李自成明末在长安建立的农民政权。农民起义在天启七年(1627年)爆发。三月,永昌元年(1644年)进入北京,结束了明朝的全国政权。但由于战略政策失误,大顺军在山海关一片石与清吴联军的战斗中遭遇惨败。大顺军退出北京后,一路崩溃,甚至撤离西安,败退豫鄂。@ 在湖北九宫山,李自成为地主团练武装所杀。
进入北京后,李自成只在北京呆了42天,被清军和吴三桂的关宁骑兵赶了出去。经过几十年的克服困难,李自成可以看到历史上第三个从泥腿到皇位的逆转。然而,没有人预料到,仅仅42天后,李自成就烧毁了武英殿,不情愿地匆匆逃离,那么李自成在这42天里做了什么呢?
为什么它会导致如此悲惨的失败?事实上,在这42天里,李自成连续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导致他在军事和政治上从主动转变为被动。最后,他失败了,先死了。
[img]496689[/img]
进入北京后,他贪图安逸,傲慢自大,提前准备登基仪式。李自成认为,明朝的灭亡相当于赢得了世界。然而,他忘记了此时他遇到的情况是最危险的。因为世界还有待确定,明朝南方各行各业的诸侯王都下不了几百万。他非常讨厌李自成,北方也有兴趣获得。如果他想进入清朝八旗军关闭鼎天地,山海关的吴三桂自然也称霸一方,手中有当时最强的骑兵军关宁骑兵。
李自成此时进入北京,无疑是把这个烫手山芋放在自己手里,南北攻击,李自成遇到的情况非常危险,但李自成骄傲,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世界,南方各行各业的残余阵营肯定会崩溃,结果在一群历史名人的赞美下每天累狗提前准备自己的登基仪式,最后登基仪式没有举行,但变成了鱼。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并没有直接吸引士人和中上层阵营的心。进城后,他逐渐大张旗鼓地屠杀了这样的官员和士人,严惩并迫使他们到处掠夺金钱。结果,他的个人收入超过7000万美元,许多前朝的重要官员被李自成的将军打死。李自成甚至严格命令前朝的各位官员按照等级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银。
[img]496690[/img]
前明的许多官员已经对明朝失去了信心,对李自成抱有很大的希望。在清朝和李自成之间,他们仍然关注李自成。因此,李自成的屠杀使前明的绅士和官员完全感到寒冷,所以很多 人们逃到关内关外撤军清朝,李自成当然失去了他们的帮助。最后,在汉族士绅和关外清军强大军事实力的严厉打击下,他们彻底崩溃。
山海关的吴三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的将军刘宗敏甚至占领了吴三桂的妾陈圆圆。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他以前给吴三桂写过一封信,承诺只要吴三桂能带领军队归来,吴三桂也更感动。
由于明朝灭亡后,吴三桂的处境更加艰难,关内关外是一支志在必得的八旗军,而后面则是要吞下自己的李自成,及时止损后,吴三桂还是选择撤军李自成,连封地都交给了李自成邀请的守将唐通,结果在半路上,吴三桂听说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占据,一怒之下回山海关,李自成得知后大怒,押着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提前准备征服吴三桂,吴三桂只能与关内关外的多尔根合作,一起打败李自成。李自成的几十万精兵瞬间消失了。逃往北京后,他匆匆举行了登基仪式,烧毁了武英殿。退出北京后,他在九宫山被杀!
[img]496692[/img]
事实上,李自成完全有希望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时代。他本可以成为第二个朱元璋,但他的战略思维略低于朱元璋。相比之下,与他同代的多尔根更加奸诈和明智。
进关之初,多尔根立即停止了剃须令。他整顿纪律,禁止八旗抢劫,喊着为崇祯皇帝复仇的口号,主动提拔前明官员,极大地蒙蔽了直隶、山西等地的人民、士绅和官员。以至于北京军民听到清军来了,竞相在城外排队欢迎。事实上,多尔根确实能承受“瑞王”的称号。
回顾李自成,他昏昏欲睡,把大好河山转手给人,直接埋葬了自己、大顺政权和整个国家。如果李自成赢得了世界,会发生什么?有学者说“即使成功也是昏君”。历史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为什么李自成如此惨败?他进入首都后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