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匈奴,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匈奴最初是约公元前3世纪兴起的游牧部落。匈奴帝国的全盛时期从公元前176年到公元前128年。匈奴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被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期,南匈奴进入中原附属地,北匈奴从漠北向西迁往河西走廊,中间约300年。
[img]496013[/img]
匈奴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粗暴”的象征,尤其是对农耕文明的汉人来说,有一种非常鄙视的习俗。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匈奴传记》,匈奴人有这样一个习俗:“父亲死了,妻子是继母;兄弟死了,都取妻子”。
著名的“昭君出塞”。嫁给匈奴后,她不仅可以“从胡俗”服务三个单身人士,生下四个孩子,还可以专注于匈奴和汉代的长治久安。她被称为“宁胡氏”,为汉匈提供了友谊、平静和繁荣,留下了永恒的故事。
这就是“收继婚”的习俗,简而言之就是“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匈奴男子死后,家里的大儿子可以娶他们的继母。如果他的哥哥或侄子去世了,活着的男人可以娶寡居的嫂子或嫂子。中华民族被称为“伟大的国家”,特别是在流行的中华民族眼中,这种习俗真的是“乱伦”,是一种无耻的个人行为,是一种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然而,这种习俗在匈奴人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而且可以长期存在。原因是什么?
自古以来,匈奴人就一直生活在草原上,以自由放养和狩猎为主。女性身体虚弱,在生产制造工人中处于主次影响力,地位很低。匈奴人尊重最强者。辽阔的草原遵循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出去争霸和部落斗争持续。男人经常死,女人和孩子很快就嫁给了大家庭的成员,并得到了维护。失去男人的维护,女人和孩子很难在草原上独自生存,很多 匈奴女人生活坎坷,一生都会嫁给很多人 男人。
[img]496014[/img]
匈奴的生活环境极端,资源匮乏。如果一个男人死后妻子结婚,不仅会给大家庭带来羊牛等财产,还会继续导致人力资本下降,甚至带来幼儿,这是匈奴部落无法接受的。因此,肥水不流外人田,嫁给大家庭中的男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许多 在匈奴人眼里,女人都是属于大家族的资产,外嫁就是资产的外流。
在古代,诊断和治疗标准很差,特别是在草原上,怀孕存活率较低。妇女承担着延长子孙后代的义务。每个匈奴家庭都期待着“繁荣的事业”。如果家里失去了一个男人,只失去了一个人,但如果失去了一个女人,就会失去家里所有的繁殖机会,大多数女人也是大家庭繁荣的象征。
事实上,“父死娶母,兄弟死娶嫂”的习俗并不是匈奴的创新。《左传》描述了春秋时期的“蒸报婚”。根据《尔雅》中的表述,上淫是蒸,下淫是报。说白了,“蒸”就是儿子娶妾,说白了,“报”就是兄弟叔叔死后,侄子或侄子可以娶寡嫂或阿姨。
每一个文化艺术习俗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时间自然环境。有些文化艺术被继承,有些随着历史时间的变化而被遗弃。因此 ,我们不能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评论古代习俗的对错。只有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强大!
匈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婚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