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荆州和襄阳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荆州是西南政权统一国家的两大出口之一。这一出口的关闭标志着蜀汉只能从北部的多山地形出发,离开秦川争夺关中和龙溪,这大大增加了技术难度。再加上之前的损失,几乎不可能统一全国。襄阳南县属于荆州腹地,南县三面环水,长江以北,汉江以南,不缺水,土地肥外套。
从经济上讲,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好地方。此外,在古代,交通不便,不可能架桥。用船很容易被发现。那里有一道天然的屏障来阻挡敌人。此外,进入四川时,只能从南郡走,通过夷陵和白帝城沿着长江走。从南郡走很方便。
[img]493317[/img]
荆襄地区军事地理概论
荆州 (现江陵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位置 ,以国内婉蜿蜒高耸的荆山命名。地势西高东低 ,依次过渡低山、丘陵、冈地、平原 ,微缓倾斜 ,主体为河积湖积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在 20~50米之间。荆州在东晋时期的版图最广 ,北接大巴山 ,地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六省。宋之后 ,荆州辖区逐渐狭窄 ,基本限于湖北省。东西横贯长江 ,连接吴蜀 ,从大江到湘流经荆州,进入赣州 ,也没有不便;汉水从江夏到西北都是从北到西北的 ,汉中、关中从襄阳西北进入 ,南阳、洛阳北行 ,或水或陆 ,皆有通道。
襄阳介于秦岭山地与江汉平原之间 ,上游多为山地 ,山上有许多小盆地和峪口 ; 下游湖泊连绵 ,地势低洼。北当汉水之曲 ,与樊城隔水相对。南有岘山 ,西南列山如屏 ,群峰对峙 ,地势险峻。
因为襄阳有枢纽地位 ,历代王朝都以占襄阳为战略主动权。桓温、刘裕、岳飞、吴拱都在襄阳有所作为 ,李纲、陈亮等人也曾建议经营襄阳。西晋灭吴 ,隋灭陈 ,蒙古灭南宋大多得益于襄阳的控制和管理;曹操、傅坚、拓拔宏也试图为襄阳而战,为江南而战。襄阳东南部荆州 ,也是东南防御工事的上游要地。三国时期为荆州而战的几场大战 ,是荆州的战略地位造成的。
[img]493318[/img]
当时的荆州包括湖北、湖南等省的一些地区 ,长江南北20多个县 ,位于三国交接区 ,地理位置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重要。该地区资源丰富。 ,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 ,是兵源和粮源的重要供应基地 ,因此,它成为魏、蜀、吴三国反复竞争的地区。
刘备之所以能崛起于汉季,汉季群雄争鹿。 ,这与占领荆州这片重要土地有关。在遇到诸葛亮之前 ,刘备事业屡起屡仆 ,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占据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 ,缺乏建立和巩固政权的地理空间基础。然后 ,诸葛亮在隆中为他的规划策略打开了他的茅塞顿 ,以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荆益二州为立国要策之一。
荆州可与汉中形成魏钳攻势 ;也可顺江而下 ,直捣东吴。它对蜀汉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旦失去它 ,即限制在长江三峡以西的巴蜀一角 ,只有防守的余地,无攻的优势 ,兴复汉室大业当然无法完成。正如此 ,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借” “得荆州后,便苦心经营 ,并派关羽重兵守卫 ,但最后却不小心丢失了。
荆州失守 ,保持蜀汉、曹魏、东吴鼎立的支持倾倒 ,从而打破战略格局的平衡态势 , 并构成了蜀汉政权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刘备失去荆州和夷陵后 ,虽然蜀国有诸葛亮的神秘计算 ,六出祁山 ,姜维秉承遗训 ,九伐中原 ,但都无法回天 ,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 ,一方面,魏蜀国力悬殊 ,二是失去了荆州这一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 。
然而 ,襄阳图江陵容易 ,襄阳以江陵图难。何也 ? 以襄阳来看 ,所谓“铁打襄阳” ",是指它有坚固的防御工事 ,并且易守难攻。荆州的防御工事并不逊色于襄阳 ,襄阳没有地理优势。襄阳攻荆州 ,水陆两路 ,襄阳都处于高势 ,上游攻下游,山地俯瞰平原。荆州位于平原 ,既没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不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兵。襄阳兵力利用三峡上游水道和宜昌山地屏障 ,只有攻打荆州的优势。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祖禹 ,著名的历史军事地理名为《读史方舆论纪要》 》,在这部书中 ,他是这样解释荆襄地区的战略关系的 :过去,荆州不足以制造襄阳 ,襄阳与江陵并不难。三国争荆州 ,向阳是吴人得不到的 ,引江陵之兵攻魏 ,往往破于襄阳之下。梁元帝都江陵报仇襄阳 ,襄阳威兵以来 ,而江陵之亡忽焉。 五代时 ,高氏保江陵 ,赖中原多故 ,称臣诸国 ,以延岁月。宋师一逾襄阳 ,而国不能立。蒙古陷入襄阳 ,不攻江陵 ,而攻两部也 ,江陵不足也让我难堪 。
[img]493319[/img]
荆襄战略地位形成的地理基础
构成荆州重要战略地位的因素分析 ,主要有三 :一是山川之险。江陵先后有楚、梁、后梁、南平 ,都城历时作为都城历时 500余年 ,与“十朝古都”相比 ”南京 ,“七朝古都 ”开封 ,并不逊色。江陵南有长江自然屏障 ,北有襄阳之蔽 ,东有武昌之援 ,西有夷陵之防 ,地势险要 ,进可以攻 ,退可以守。二是有经济后盾。古谚云:“两湖熟 ,对江陵而言,“天下足” ,沃野土地在这里 ,农产水产丰富。物质资源丰富 ,为江陵提供了足够的兵粮。三是交通便利。顾祖禹称 : 江陵 “控制巴奎之路 ,连接襄汉上游 ,襟带江湖 ,指臂吴越 ”。
从江陵逾江而南 ,可通过洞庭湖追溯湘水至岭南 ,可以追溯长江,可以通往巴蜀天府 ,吴越可以顺长江而下 ,北有大道 ,经炎、邓、宛可出方城 ,直达中原。交通贯穿南北。 ,左右东西的优势 ,赋予江陵以中心辐轴的地位。
襄阳 ,东西之间的联系枢纽既是东西之间的联系枢纽 ,它也是南北之间的重要接触部分。它位于南阳盆地南部 ,依托湖北 ,通过汉水和长江 ,东连吴会 ,西通巴蜀;南阳盆地 ,可北出中原 ,西入关可以 ,汉中也可以联系陇西。襄阳又处水陆交通要冲 ,东道武汉。西控商洛 ,北通南阳 ,南蔽江陵 ,可以图中原 ,撤退可以固定东南。在军事上 ,襄阳“北通汝洛” ,西带秦蜀 ,南遮湖广 ,东瞰吴越 向被称为“天下腰臂” ",自古以来,为兵家争夺地点 ,战事频仍。
为什么古荆州和襄阳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