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赵光义的态度从积极进取转变为守势?

说到赵光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历史事迹的介绍。

到目前为止,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开宝九年期间,世界之主成了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上台后,还是跟着赵匡胤的脚步。首先,他利用压力摧毁了吴越王等人,然后收回了漳州和泉二州。然后亲自征求太原,消灭了北汉。因此,在赵光义手中,五代十国的分离真的结束了,但燕云十六州是宋朝心中不可避免的。赵光义两次攻打辽国,但都以失败告终。

从现在可以看出,赵光义在早期阶段仍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无论是实现统一的理想还是面对辽国的态度,宋朝都采取了积极的面对方式,不仅多次出兵,而且多次规划燕云16州,旨在恢复燕云16州。然而,这种积极的态度在两次攻击辽国后结束,变成了一个守卫。原因是什么?

[img]492778[/img]

北伐两次失利

五代十国时期,李建立了后唐,等到最后一代后唐帝王后,大将石敬为河东节度使。但国主怀疑石敬堂开始暗中寻找自保的机会,后来干脆直接起兵造反。随后,石敬堂向契丹人求助,击败后唐军队,在契丹人的封下,石敬堂成为大晋皇帝。此外,石敬堂还自称儿童皇帝。瓦解后,石敬堂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燕云十六州是中原与游牧民族之间的自然防线和门户,是重要的守卫场所。宋朝以后,燕云十六州带来了特别重大的威胁。此外,宋太祖时期多次对燕云十六州采取计划,并制定了封桩库,希望通过存钱购买将燕云十六州带回。

[img]492779[/img]

《宋史》记载:“欲若斯库所蓄三五十万,即使遣遣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妾,则应尽此金丝充其赎值。如果没有,我会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耳。”;从这里可以看出,宋太祖赵匡胤并不一定要买燕云十六州,而是采取了一种更灵活的方式。简言之,它离不开钱。如果没有办法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用这笔钱作为工资,招募更多士兵进攻。宋初,如何拿回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

这件事一直持续到赵光义时期。北伐围攻北汉都城太原时,赵光义亲自带兵讨伐,收复北汉,击败辽国援兵。在这次乘胜追击下,赵光义干脆以太原为根据地,下令直接开始北伐。这一次,北伐一度击中燕京,但赵光义受伤中箭,不得不草草结束。随后,赵光义再次下令北伐,并从东西三个方向分为三路大军。然而,西路军和中路军一路屡战屡胜,进军顺利。但主力却遭遇了顽强的抵抗,不仅粮道被切断,还未能与其他两路军回合,最终以惨败告终。

但北伐的失败还不足以打败赵光义的信心,真正让赵光义不得不在其他方面保持内外。

内部叛乱

从北宋成立到赵光义不久,但农民起义在短时间内爆发。北宋初,川峡大部分土地都被官僚和豪强占据,许多人没有耕地,只能成为租户。这也使得所有的税收负担都压在了人民身上。历史资料称,“川峡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家庭为租客,使其为奴隶,家庭或数十户,租金平庸,租金客户承担”。在这种情况下,王小波、李顺等人提出了“贫富”的主张,开始了叛乱之旅。同时,后来建立了大蜀政权,但只持续了半年。然而,即使是短暂的起义纠纷也暴露了北宋早期的问题。自唐末以来,封建割据势力一直控制着四川等地,四川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府之国。也正是割据势力多次建立政权,为人民做了一切搜索。宋初,四川仍然保持着非常落后的生产关系,即土地兼并严重,房东剥削了房客。这些房客世代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地主的奴隶。

[img]492780[/img]

同时,宋朝进入四川后,纵容官兵大肆掠夺,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此外,还设置了“日进纲”;因此,加征民夫,两条水陆并进,先后持续了十多年。这使得四川人的生活更加跌入谷底,宋朝在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很难平复四川。而“均贫富”的口号也深入人心,促使一批又一批人发动起义。虽然这次起义很快被镇压,但宋太宗赵光义意识到了内部危机,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发展内部危机。

外部强敌

宋初建时,夏州定难军节使李彝殷协助宋朝攻打北汉。因此,宋朝一直对李彝殷采取温柔的态度。然而,党内发生了叛乱,其中李继捧和李继迁分道扬镳。李继捧坚持跟随宋朝,而李继迁则选择自立抗宋。后来,宋朝担心党项人会受到威胁,于是下令摧毁统万城,将党项人迁往银、夏、绥、佑四州。宋朝的举措使党项人非常不满,导致拓跋李氏开始违背规定。

到了李元浩时期,他开始积极脱离宋朝的控制,然后建立了西夏。这时,宋朝大为震惊,双方关系正式破裂。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元浩多次击败宋军,这也让宋军对西夏无能为力。这也与宋太宗的军事政策有关。为了控制将军,宋太宗采取了将军的方式。但这也使得指挥无法落实,因此会节节败退。正是多面作战和几次军事失误,导致赵光义不得不采取重内虚外的策略。


为什么赵光义的态度从积极进取转变为守势?为何赵光义的态度从积极进取转变为守势?

,,,,,,

  • 高平战争的小细节:宋太祖赵匡胤几乎死在战场上
  •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后周之间的一场战役,后周大胜。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后不久,北汉刘崇和辽国乘飞机南下,计划在...

  • 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宋真宗亲手为三个男人戴花有什么暧昧?宋真宗秘史
  • 为什么宋真宗亲自为大臣戴花?宋真宗即将前往泰山封禅,命令中心让陈尧老留在东京,马知节是大都市的巡逻大使。在离开首都之...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