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战国时期,山东各国五次[合纵攻秦]战争的结局如何?

你知道山东各国发动五次“合纵攻秦”战争的结局吗?接下来,我将向您解释

进入战国中期后,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实力日益强大。秦国完全占据了关中,占据了汾阴、皮氏等河东前进基地,占据了河南函谷关、陕城等重要关塞,控制了关中左中原的战略走廊。秦军可以进攻,可以撤退,这引起了山东国家的严重不安,开始规划“合纵”联合制秦。自那以后,山东国家发动了五次“合纵攻秦”。其中两胜一败,两次失败。

第一次: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联军战败

[img]492874[/img]

面对山东各国的合纵,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张仪至魏游说魏惠王失败,秦遂在周显王47年(前322年)发兵攻魏,夺取曲沃、平周,试图破魏就范。后来,他攻占了韩国的炎陵和义渠的郁郅。

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在齐、楚、燕、赵、韩等国的支持下,由于秦国的东扩张和张仪的连横,魏惠王驱逐张仪,转而使用公孙衍为相,实行“合纵”政策。第二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同推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还联系了义渠进攻秦国,形成了前后攻击的效果。

面对咄咄逼人的联军,秦国向义渠赠送了“文绣千人,好女百人”,化解了背后的威胁,然后集中精力在函谷关与联军作战。在联军方面,楚、燕因威胁小、态度消极、心存观望,只有魏、赵、韩军与秦军作战,结果被打败。与此同时,义渠反应过来,趁机出兵攻击秦国李丝,秦军战败,但这次战败并没有影响大局。

周慎靓王四年(前317年),带领秦军出函谷关反击韩、赵、魏联军,杀死联军主力魏军8.2万,赵军13万。联军击败观泽,秦军追击观泽击败韩军,斩首超过3万,俘虏了韩将。第一次联合纵攻秦战失败。

第二次:齐、韩、魏、赵、宋合纵,攻破函谷关

虽然秦国赢得了上述战争,但秦国当时面临的情况相当危险。“商鞅变法”以来的成果可能会被破坏。因此,为了避免引起列国更剧烈的反弹,重蹈之前的危机,秦国开始把战略重点放在南北两端。

此后,秦国先灭巴蜀,后攻义渠。在实现富国强兵的同时,消除了背后的威胁,从南方形成了包围楚国的侧翼趋势。到目前为止,秦国再次寻求东出,开始频繁攻击魏、韩、楚、赵等国,先后攻占武遂、城、蒲阪、晋阳、封陵、襄城等地。

[img]492875[/img]

齐、韩、魏继续扩张,对自己更不利。因此,当孟尝君田文于齐闵王三年(前298年)返回齐国时,他在秦军久战疲惫的时候发起了齐、魏、韩联合攻秦,由齐国将领匡章指挥,攻至秦国函谷关前,赵、宋也参与了合纵。

战争持续了三年。由于秦国过于轻敌(秦军甚至兵出武关攻打楚国),司马错仍在蜀国率军平叛。此外,由于秦国内部政局不稳(季君之乱、蜀国叛乱、楚里病逝),秦军最终战败,联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和魏之封陵。

第三次:齐、赵、魏、韩、燕合纵,无功返回

秦军战败后,他再次恢复健康,与楚、齐友好。21年(前294年),秦国利用楚国无能为力,齐国没有时间关注中原,再次大规模攻击韩国和魏国,并在次年的“伊克之战”中歼灭了24万韩国和魏国联盟。几年来,他先后占领了韩国万、邓和魏国桓、齐等61个城市,韩国和魏国正在衰落。

此后,秦昭襄王于益阳自称“西帝”,尊齐王为“东帝”,从而打算瓦解齐国与列国的关系。中原各国深深害怕齐秦联手,从东到西攻击列国。因此,魏赵共谋派李兑联合各国反对秦朝,苏秦也前往齐国说服齐王去皇帝那里,与列国联手反对秦朝,使世界“热爱和憎恨秦朝”,以便借此机会合并宋国。

28年(前287年),齐、赵、魏、韩、燕联军攻秦。然而,诸侯联军有自己的鬼魂。联军逼到荥阳、成皋后,互相观望,拒绝第一次进攻。为了破坏五国联盟,秦国也自己去了皇帝的头衔,把前占之温、高平归还魏国,把王公、傅超归还赵国,然后撤离了联军。

这里的联军刚刚撤离,那里的中原国家又陷入了混战。齐、赵、魏为了争夺宋国而战。齐国击败魏、赵后,最终吞并了宋国,但齐国失去了楚、三晋的支持,最终导致齐国被秦、燕、魏、赵、韩联军打败,差点亡国。

第四次:魏、赵、韩、楚、燕合纵,秦国返回函谷关

[img]492876[/img]

46年(前269年),秦国在与赵国的“王与之战”中被击败。后来,范菊入秦,建议赵襄王实行“远近攻”的策略。因此,秦国首先在“燕营之战”中击败楚军,夺取楚国首都;在“华阳之战”中歼灭魏赵联军15万,夺取南阳地区;后来在“长平之战”中歼灭了赵军45万。

“长平之战”后,赵国本以割让六城为条件与秦国议和,但后来赵孝成王先后交好齐、魏、楚、韩、燕等国,同时积极备战,准备合纵抗秦。周红王56年(前259年),秦国见赵孝成王不打算履行合同,随后起兵攻赵20万,“邯郸之战”爆发,双方激战三年,秦军不但未能征服邯郸,反而因魏楚两国援军的到来而战败。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恢复活力的秦国再次大举进攻魏国,魏国以信陵君为将军,信陵君向列国求助。赵、韩、楚、燕纷纷出兵救魏。于是魏无极率领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秦将失败而逃。

信陵君率领联军乘胜攻入函谷关,秦军关门,不敢出关迎战。战后,信陵君声音很大,但魏王怀疑他被解雇了。信陵君知道自己不能再得到魏王的信任,于是交出兵权,回到自己的大厦,整天和妻子一起喝酒。不久之后,在沉闷的苦恼中,信陵君因酒色过多而死亡。

第五次:赵、魏、韩、楚、卫五国合纵,无功返回

此前的失败并没有严重削弱秦军的实力。秦始皇即位后,吕不韦掌握了朝中大权,继续采取远近攻略。几年来,他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攻占上党县,重建太原县,切断了燕、赵与魏、韩的联系,在战略上包围了赵、魏、韩。

[img]492877[/img]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打破不利局面,中原各国在秦王政六年(前241年)再次组成赵、魏、韩、楚、卫五国联军,赵将庞指挥攻秦。由于秦国新占领地区太大,兵力分散,人心不稳定,前期战败,联军收复了秦国从赵国夺走的寿陵。

从那以后,庞吸取了联军攻打函谷关的教训,绕过蒲阪和南渡河,绕道到函谷关后,他措手不及。直到他进入距离咸阳仅70或80英里的小地方,他才遇到了吕不韦率领的秦军主力军。在分析了联军的实力后,吕不韦决定先集中精锐军队,突袭楚国最强大的军队。

楚军在调查了秦国的趋势后,害怕被秦军击败,所以他撤退了。其他四支军队得知楚军已经撤退。在军队的动摇下,庞宇不得不同意联军的退役请求。虽然庞富很聪明,但联军同床异梦,协调无效,最终失败了。

不久,秦王政亲政,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的建议加快了每一次突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合纵战略已经破灭。


战国时期,山东各国五次[合纵攻秦]战争的结局如何?战国时期,山东各国五次[合纵攻秦]战争的结局如何?

,,,,,

  • 宋玉简介 战国末期楚国名词赋家宋玉生平介绍
  • 宋玉简介:宋玉,又名子渊(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汉族,东周战国时炎城(今湖北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屈原出生后,...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

  • 揭秘:为什么孔门弟子樊迟不受欢迎?
  • 懒种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睡安,志满忧愁。没有幸福享受荣华,有分贫穷。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