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年5月,后周世宗柴荣在北征期间突发重病,返回开封后死亡,终年39岁。临死前,柴荣调整了后周的重要文武大臣,让他最信任的人担任最高指挥官。但柴荣死后半年,此人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江山。这个人是宋太祖赵匡胤,那么柴荣和赵匡胤在历史上有什么关系呢?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民间历史小说,柴荣和赵匡胤曾结拜为异姓兄弟。虽然历史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但柴荣绝对是赵匡胤的“伯乐”。甚至可以说,没有柴荣的晋升和信任,赵匡胤就没有机会发动政变,更不用说当皇帝了。我们必须从零开始。19948年,22岁的赵匡胤参军,加入郭威军队。
[img]492508[/img]
951年后周成立,赵匡胤当时官职不高,只是东西班禁军近卫班的首领。当时,柴荣担任开封府尹,并专门调任赵匡胤为开封府马直军使。19954年,柴荣登基,赵匡胤被重用。由于他在高平战争中表现出色,他被任命为宫殿前等候,并突然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同时,柴荣改革了禁军,加强了宫前司的实力。
19956年,柴荣亲征,攻打南唐。在此期间,赵匡胤多次取得战功,先后在涡口、清流关、滁州、六合之战中取得胜利。同年10月,柴荣下令,加封赵匡胤为殿前指挥使,定国军节度使。当时赵匡胤只有30岁,参军才八年,却获得了武将一生中最高的节度使者职务。赵匡胤的父亲赵洪尹一生都在军队里,直到他死后才被封为节度使者。
由此可见,赵匡胤不仅能力出众,更重要的是,柴荣非常欣赏他。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19959年,赵匡胤以水陆部署的身份跟随柴荣北伐。柴荣在处理公文时发现了一块写着“点检作天子”字样的小木片。回到开封后,身患重病的柴荣安排了未来。
柴荣免去了张永德在殿前的职务,把这个掌握禁军的重要职务交给了赵匡胤。可见他一点也不怀疑赵匡胤。柴荣死后,柴宗绪即位,赵匡胤被授予归德军节度使、检察院太尉等职务。然而,柴荣失去了计算。他永远不会想到,夺取后周江山的人是他最信任和晋升的赵匡胤!
陈桥兵变后,后周宰相的范质遇到了赵匡胤。他当场问道:“先帝(指柴荣)养太尉(指赵匡胤)如子,这个身体并不冷。为什么呢?”赵匡胤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流鼻涕被面”。@ 范质提出,“太尉既以礼受禅,事太后如母,养少主如子,谨慎不负先帝旧恩。”赵匡胤同意,“挥鼻承诺”。
赵匡胤成为皇帝后,他计划授予符彦卿的军事权力,但他遭到了赵普的反对,但赵匡胤就是不听,甚至下达了任命令。出乎意料的是,赵普拒绝宣布。相反,他带着诏书找到了赵匡胤。赵匡胤说:“我怀疑彦卿。为什么?我对彦卿很好。彦卿会失去我吗?”出乎意料的是,赵普用一句话击中了赵匡胤的要求
柴荣和赵匡胤曾亲如兄弟,他们是怎么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