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钟会赢得了司马昭的信任。他怎么会选择叛乱?

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派出三路大军,讨伐蜀汉政权,最终灭亡。
蜀汉灭亡几个月后,成都发生了一场动荡。魏国将军钟会试图谋反叛乱,导致血腥风暴。很多人不明白钟会是司马昭的亲信,有了灭蜀的战功,绝对可以出将入相,但他为什么要叛逆呢?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读者!

钟会出生于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他的父亲是曹魏的重臣。钟会从小就很聪明。长大后,他“有才华,有才华,有才华,学识渊博,夜以继日,因此获得了声誉”。虽然当时钟会还年轻,但他和王邈一样出名。二十多岁的时候,钟会成了司马师的幕僚,司马师说他有王佐的才华。钟会为司马师和司马昭提出建议,平定了淮南的叛乱,赢得了信任。

[img]491642[/img]

因为钟会没有什么可做的,人们称赞他是当时的子房(即张良)。261年,钟会被称为司隶校长。虽然他是外朝的官员,但他“当时的政治损益,当下的世界,所有的综合典礼”。夏侯霸去蜀汉后,曾经说过:“虽然有钟士季的人很少,但他最终还是担心吴和蜀。”。后来司马昭策划伐蜀时,只有钟会坚决支持,他还与司马昭“规划地形,考虑情况”。

之后,钟会奉命率领10多万军队伐蜀,最终摧毁了蜀汉。但蜀汉灭亡后,钟会谋反了。这背后有什么内幕?关于钟会谋反的原因有几种说法。首先,钟会“关心魏室”,想帮助曹魏摆脱权臣司马昭。毕竟,当钟会叛乱时,旗帜是郭太后的遗产。

第二种说法是钟会有野心。据《三国志》记载,钟会为灭蜀后功骄傲,尤其是邓艾被捕后,他“独统大众,威震西土”。
钟会觉得自己“名扬天下,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率在自己手中,然后谋反”。此外,姜维还在不断挑衅,钟会这才举兵谋反。

以上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还有第三种说法,我更喜欢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钟会谋反是最后的手段。因为他聪明善于规划,司马昭周围的人都不满意。他们不断攻击钟会,最终引发了叛乱。具体来说,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和杨虎质疑钟会。

就连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也认为,“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能大任。特别是钟会灭蜀后,这些人的攻击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昭给钟会写了一封信,“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我将十万屯长安”。看完信,钟会大惊失色,他明白司马昭不信任他,“但取邓艾,相国知我可以一个人做。今来大重,一定觉得我变了。

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信息。事实上,钟辉并不想谋反。凭借他的才华,如果他打算叛乱,他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派重兵守住汉中的要塞。当他得知司马昭派兵时,他意识到了危险。此外,还有一个因素,钟辉摧毁了蜀国,引起了钟辉政敌的嫉妒。高震的主人加深了司马昭的怀疑,导致了钟辉的混乱。


钟会赢得了司马昭的信任。他怎么会选择叛乱?钟会赢得了司马昭的信任。他怎么会选择叛乱?

,,,,,

  •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第三子王国宝的生命
  • 王国宝(?-三九七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太保谢安之婿了。司马道子与会稽王相善,...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