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康熙晚年九子夺权? 康熙到底做了什么?

康熙九子夺权,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说到康熙,我们知道清朝皇帝可以说是非常特别的。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他不仅是清朝的明君,而且是罕见的明君。然而,这位明君并不完美,他晚年出现了九子夺权的情况。他的许多王子都在为王位而战,导致朝野动荡。事实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与康熙破坏制度有关。如果康熙不破坏这一制度,他的晚年就不会有九子夺权。

[img]489081[/img]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是清朝的前身,皇太极继位后于1636年更名为清朝,这标志着清朝的正式出现。然而,清朝从努尔哈赤到位时就规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国君生前不允许定下储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王子。之后,皇太极和顺治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然而,康熙在位时打破了这一规定。在整个清朝的皇帝中,只有康熙立过太子,其他皇帝也没有立过太子。然而,只有康熙晚年出现了一场激烈的储君之争,清朝其他皇帝晚年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img]489082[/img]

1673年,康熙皇后赫舍里为康熙生下了王子。然而,女王很难分娩,两个小时后就去世了。赫舍里是康熙的第一位女王。他们非常相爱,有着深厚的感情。赫舍里去世后,康熙皇帝突破了清朝的祖先制度,坚决将只有两岁的尹仁立为王子。康熙的长子出生时去世了。这个孩子是第二个王子。然而,因为他是女王的长子和长子。

[img]489083[/img]

康熙可以说是以培养为重点,一切都尽力了。当然,胤仁也很有竞争力,做得很好。但后来做了很多错事,1708年被废除。在被抛弃后,康熙的儿子争夺储君的位置,导致康熙不得不再次将他作为王子。当然,这些王子根本不在乎,还在继续战斗。直到康熙去世,这件事才结束。可以说,这是康熙执政晚年朝野动荡的重要原因。康熙立王子是这一切的根源。

[img]489084[/img]

清朝规定不能立太子,这是太子制度的严重弊端。历代对王子的位子,争夺十分激烈。不仅是王子之间的争夺,皇帝和王子之间也有很多争夺。在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王子是储君,然后成为新皇帝。他们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此外,许多王子为了争夺王子的位置而头破血流,有的还会与大臣一起争夺。这类事情在历史上经常发生。清朝皇帝一直坚决不立王子。

[img]489085[/img]

当然,清朝最初这样做与清朝的制度有很大关系。后金是奴隶制的政权,正在向封建制度过渡。奴隶社会君主是不能专制的,还是需要其他奴隶主的支持。后来清朝的储君都是选举产生的。说白了就是国君死前,会选择继承人。然后每个人都可以走过场,选举一下。这样,其他大臣也可以屈服于新选的国君,政权也可以稳定。然而,封建社会没有必要这样做。皇帝可以专制,不需要和其他大臣联合起来。

[img]489086[/img]

康熙在位时,清朝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清朝的皇权确实很大,其他人无法反对王子。然而,康熙没想到的是,虽然他有能力建立王子,但他无法避免王子制度的缺点。当他建立王子时,他为后来的九个儿子赢得王位奠定了基础。当王子们看到王储的王位时,他们怎么能漠不关心呢?不竞争是不正常的。

[img]489087[/img]

如果康熙不立王子,就不会有九子夺权的情况。康熙去世后,雍正废除了这一制度,建立了秘密存储制度。可以说,该制度消除了王子制度的所有缺点,确保了政权的稳定。可以说,立王子是康熙在位时做的一件大错误。


为什么康熙晚年九子夺权? 康熙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康熙晚年九子夺权? 康熙到底做了什么?

,,,,,,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
  •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乾隆皇帝是怎样处理贪污案的?贪污多少就被杀
  • 在养心殿乾隆帝办的另一件大案是王亶望贪污案。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亶望考取举人后,没有参加会试和殿试...

  • 揭秘:哪个皇帝失去了中国19个附属国?
  •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呼啦啦大厦就要倾倒了。不管皇帝怎么用尽全力,他都无法挽回潮流。他只能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中落花流水。 ...

  • 揭秘:康熙皇帝为成功除鳌拜是怎样装痴装傻的
  •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一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时才ll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