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商朝,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说到奠定中国古代地图的王朝,一般认为是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核心地图。后世王朝的核心实际上是基于秦始皇的地图。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始皇不愧为真正的古代皇帝,为中华民族奠定了2000多年的生存空间。
然而,这一判断忽视了商朝。虽然商朝的领土有多大,学术争议不断,史书记载也不尽相同,但一些古书记载的商朝领土颠覆了传统认知。特别重要的是,在考古发现的祝福下,人们不禁深思另一个问题:早在商朝,殷商就奠定了中国古代的领土
[img]490067[/img]
关于商朝的疆域问题,史书记载不同,汉朝以前主要有四种说法,每种说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据《战国策·魏策》记载,“殷纣之国,左孟门,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其领土范围大致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中部,整个领土非常狭窄,不如战国诸侯领土大。
据《史记·吴起列传》记载,“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商朝疆域,北至辽宁,南至湖北、江淮,西至陕西,东至海滨,就像战国七雄的整体疆域。
与《史记》类似,贾捐之的《弃珠崖议》记载“殷、周之大仁也,但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彝、羌,南不过蛮荆,北不过朔方”。
据《淮南子泰族训练》记载,“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现甘肃)、前交趾(现越南北部)、后幽都”的领土范围与秦汉时期相当,与中国古代核心领土几乎相同。
[img]490068[/img]
上述四种观点中,哪一种是商朝的真相?
毫无疑问,《战国策·魏策》中的商朝领土极其小,应该是指商朝后期的王畿之地,即直辖区和心腹之地,就像明清时期的直隶区一样,而不是王朝领土的概念。
《史记》和《弃珠崖议》中的商朝领土更符合当时的交通和通信极限,应该是商朝的政治领土,指商朝新政信息能够到达的范围。
如果淮南子泰族训练中的商朝领土是这样的,那就意味着商朝已经奠定了中国古代的领土。然而,就当时的技术而言,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应该只是商业文化的辐射区,而不是直接统治区。
理性地说,商朝的真相应该是: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江苏、陕西,也可能包括陕西、江苏、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剩余土地。
[img]490069[/img]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在江西北端的瑞昌夏凡镇,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个巨大而先进的商周铜矿冶金遗址:1、古矿区集中分布约7万平方米、103口竖井、19条巷道、7个露矿坑,估计炼渣总量约10万吨,规模大、完整;2、一堆木轮(改进运输装置)证实,中国几千年前使用地下矿物采集和运输木制设备;3、严格测定表明,武庚迁都于殷之时,最早始于3300年前,即商朝中期。
问题是:这是商文化辐射王国的采矿点,还是商朝的官方直接采矿点?
2013年,九江荞麦岭商代遗址的诞生,距瑞昌商周铜矿冶金遗址40公里,可能揭示了真相。荞麦岭商代遗址分布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一个大型聚集区。考古发现,无论是出土文物、房屋、井、灰坑、沟槽等,都表明这是一个大型的青铜冶炼基地。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徐长庆证实,该地区发现了5口井。从考古学分析来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区,而是用于冶炼...这是一个冶炼基地。“我们大胆推测,作为国内考古发现中开采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大型遗址,我们的祖先是否会从瑞昌铜陵矿开采的铜矿运到荞麦岭进行冶炼?”
如此重要、庞大、先进的冶炼基地,只能属于当时最强大的商朝。可以看出,江西至少是江西的一些地区,早在商朝中期,很可能就在商朝的统治范围内,突破了《史记》和《弃珠崖议》中的商朝领土。
[img]490070[/img]
巧合的是,各地商朝遗址的发现,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史记》和《弃珠崖议》中的商朝疆域。
1947年,专家们在吉林和赤峰发现了商朝的青铜文化。据史料记载,周武王曾说过“肃慎、燕、亳、北也”,肃慎在吉林省长白山,考虑到武王伐周,或继承了商朝的领土。
1956~1966年,殷商墓遗址在山东省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村发掘,出土了大量殷商文物。考古学家发现,这是商朝晚期的墓葬。因此,商朝已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区,证实了历史记录。
1989年,在江西省新干县,考古学家在商朝中后期挖出了一座名为“新干墓”的大墓。通过这座墓葬,专家们无法证明商朝已经扩展到江西,但很明显商朝对江西的影响。
21世纪初,专家在广东博罗、梅县、揭东、佛山等地发现了殷商墓葬群。由于发现了墓葬群,专家推测殷商人已经住在这里,或者在这里设立了“据点”。
@ 这些商朝遗址的考古发现,虽然不能证明商朝统治了这些地区,但也不能否认商朝的可能性。
[img]490071[/img]
作者认为,商朝的真正统治领域必须突破《史记》中的商朝领域,应该在《史记·吴起传》和《淮南子·泰国训练》之间。具体边界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学来揭示真相。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商朝的统治领域超过了西周时期,这与秦汉时期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商朝的庞大疆域是谁打下的?虽然这是武丁、妇女等多年积累的结果,但有一个皇帝不容忽视,那就是《史记》中“百战克胜,诸侯制服”的纣王。纣王登基后,一直是穷兵,打下了庞大的疆域,但导致海内空虚,贵族诸侯群体反对。最后,周武王因为军队长期在外战斗,甚至空袭,捡了个便宜货。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感慨地认为,纣王堪称千古一帝,开疆拓土的功绩不亚于秦始皇。学者郭沫若评价纣王是“偶来环水回忆帝辛,统一神州肇事者...殷辛(帝辛,即纣王)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统一神州肇此人”、“殷辛之功迈周武”,一句话说出了纣王的历史地位,奠定了中国古代的地图,功劳远超周武王。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周王失败,武王胜利,注定要留下一个尴尬的名声。
商朝时期的疆域有多大?史料是如何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