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孙权,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现代史上,合肥是一个相对和平的城市,特别是与附近的南京、武汉和南昌相比,它要安静得多。然而,在古代历史上,合肥是士兵们必须战斗的地方。在三国时期,这里发起了五场激烈的战斗,孙权认为赢得合肥是吴国后期的核心任务。那么,为什么孙权如此重视合肥,为什么他一辈子都得不到他想要的呢?
东吴的战略需求
自刘备失去荆州以来,孙吴政权的实力大大增强。长江沿线几乎都在吴国的力量范围内。长江的黄金水道为吴国提供了优秀的农业灌溉能力和运输能力。虽然孙吴政权仍不足以与曹魏政权相比,但其实力不容低估。
虽然形势很好,但孙权知道乱世的局面还在继续。如果他不继续发展自己的力量,他很快就会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因此,孙权决定向北方进军。
[img]489506[/img]
向强大的北方部队宣战并不容易。此时,吴国面前有三条路:
第一条是东线,需要从长江中下游过河,进入苏北平原,然后抢夺山东。从目前的战略角度来看,这是一条很好的战斗路线,但在遥远的三国时期,这里的地形真的是不可逾越的。曹军从现在起南下时,就搁浅了。从过去的教训中,吴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条是西线。这条路应该沿着荆州的汉水北上,然后在河南与北方军队作战。汉水虽然交通便利,但通往魏蜀争夺最激烈的关中地区。吴国没有必要在这里与两国势力作战。
第三条渡江后,在襄樊上岸,通过南阳盆地走方城通道。这是唯一的陆路,但从这里走不方便军事供应,南阳盆地威胁重重,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 这三条路都有致命的缺点。在这种困境下,孙权看到了合肥的风水宝地。
[img]489507[/img]
合肥成为东吴的命脉
《水经注》说,每当夏天河水飙升,施水和肥水都会在一个地方相遇,这就是“合肥”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施水肥水”是南飞河和东飞河,东飞河可以通往淮河水系,顺利到达许昌,即可以直接进入曹魏的中原故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合肥是孙权进入北方的最佳选择,但这个原因还不足以让孙权进入合肥五次。事实上,合肥拥有整个苏州的命脉。
让我们先来看看东吴的地理位置。整个吴国主要由扬州和荆州两个风水宝地组成。它看起来幅员辽阔。然而,整个国家被大大小小的山区所阻挡,其中隐藏着许多野蛮人。吴国的大部分城市和人口都集中在长江沿线狭窄的地区。一旦这样一块长长的土地被打破,就很难回到天堂。
吴最容易被打破的弱点正是合肥。正如上面所说,东吴可以从东飞河一路向北进入中原。在这种情况下,曹军可以很容易地南下攻击吴。此外,当时东飞河足够深,足以让大船通过。如果魏出兵,军队规模一定不小。一旦军队进入合肥,然后沿着南飞河进入水,它就可以很容易地登陆采石岩,突破吴的首都。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合肥对孙吴政权都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权把合肥作为吴国中后期的核心军事目标是合理的。
[img]489508[/img]
孙权为何没能成功拿下合肥?
为了赢得这个国家的命脉,孙权组织了五次合肥战略,但结果总是不令人满意。经过这五场战斗,吴国没有赢得这个地方,而是越来越弱。吴国军队熟悉水基,在水上作战有很大的优势,但为什么不成功呢?
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了解合肥的地理位置。合肥北部为淮河流域,位于魏国控制下;西南大别山牢牢保护合肥,阻挡进攻军队;东部有连续的丘陵。虽然海拔不高,但仍然很难穿越。
因此,如果吴想进入合肥,他只能走江淮丘陵与大别山之间的差距,但北方的魏更容易进入合肥。淮河密集的水道可以随时向合肥运输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 吴军的行动非常被动。在合肥的第一次战争中,孙权进入合肥,同时也开始了西部的九江,以分散曹军的注意力。但这一举动并没有奏效,魏仍然使用他的主要军队来防御合肥,吴军不得不痛苦地回来。
从那以后,在合肥的每一场战争中,吴国都输在了较少的战斗路线上。吴国军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吴国军松了一口气。就这样,孙权最终未能赢得合肥的宝地。
孙权为什么这么重视合肥?为什么他一直没能赢得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