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儒家和墨家吗?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儒家思想是治世经典,在繁荣时期享有盛誉,在乱世中受到批评。可以说儒家思想在治世,在乱世中衰落。墨家从来没有大兴过,所以没有衰落 ,但是它的理论并没有在民间断绝。
春秋乱世,封国混战不休。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收弟子3000,传道授业,享有很高的赞誉,但儒家思想未能迎合争霸统一的历史趋势。也就是说,儒家思想过于倡导“仁”和“爱”,这是治国安民的可行手段,只有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
[img]487750[/img]
秦国追求法治,消除旧弊,提高耕作能力,迅速强大。这是法国“法、艺、势”的优势,也是强国的利器。因此,法国可以在所有的家庭中脱颖而出。儒家没有这样的能力。儒家思想的特点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因此,振兴儒家思想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乱世不能给儒家思想繁荣的空间。
纵观儒家思想的兴衰,似乎总有这样一条规律:秦始皇实现了统一,但社会不稳定,二世死亡。在短短几十年的统治中,社会动荡,儒家思想也遭受了灾难。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国运长、国力强的王朝。在此期间,董仲舒诞生了,改进了儒家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儒家思想与选官挂钩,极大地促进了民间儒家思想的繁荣。儒家思想在汉代400多年的统治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儒家思想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儒家思想逐渐分为不同的派系:即今天的文学经典和古代文学经典,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繁荣的表现。
所谓盛极而衰是不变的真理。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末年,天下分合300多年,这一时期儒学衰落,特别是两晋时期,大批名士反对名教。乱世动荡,人生如草芥,人生如苦海,五胡乱华,几乎杀死了中原人。在这样的乱世中,儒家一不能快速强国,二不能巩固思想,三不能安慰人民。而佛老思想则不同,乱世兴佛老!佛教思想给人以精神慰藉和美好幻想,成为人们苦难生活中生存的明灯。
[img]487751[/img]
隋朝统一,首创科举制度,其考试参考书大多来自儒家典籍,至此“三教合归儒”。为什么是合归儒?而不是归佛归道,而不是归佛归道这要归功于儒家思想的治世作用。儒家讲究仁、义、礼、智、忠、爱国。道教虽然诞生于道教,但强调永生,白天飞升。佛教和小乘注重阿罗汉果的证明,大乘注重成佛,注重避世修行,自我超脱。事实上,大昌佛教对社会经济弊大于利。因此,综合比较儒学是最好的选择。
隋二世去世了,但仅仅十多年后,唐朝又实现了统一,然后开启了繁荣的唐朝。科举制度更加完善,甚至开启了“宫殿试验”,鼓励世界各地的学者阅读圣人书籍,每个人都梦想成为科学考试的官员,每个人都为阅读感到骄傲,儒家思想蓬勃发展。这再次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春风和雨水。
安史之乱后,宦官乱权,藩镇分离,统治者崇信佛教思想。在如此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儒家思想再次衰落,这直接表明每个人都为老师感到羞耻,既为老师感到羞耻又为老师感到羞耻。
儒学一直在寻求复兴,先有韩愈的“古文运动”,再有“程朱理学”。
虽然宋朝没有实现统一,但宋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学繁荣,这也为儒家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已成为明朝的正统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繁荣。王阳明的“心理学”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可以被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繁荣。所有这些都是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的。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儒家思想在民间政府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到了清朝,少数民族坐在世界各地,满清贵族也不得不提倡儒家思想,以赢得世界各地学者的心,稳定国家的统治。
儒家思想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是历代统治思想的利器,似乎已经成为封建思想的代名词。因此,在民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儒家思想首当其冲。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繁荣富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再次复兴,掀起了一股热潮,孔子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走向世界。
所以我觉得儒家思想的兴衰取决于繁荣的乱世,乱世批其糟粕,繁荣则承其精华。
[img]487752[/img]
让我们谈谈墨家。墨家始于战国时期,其初期是为了“非儒”,即专门与儒家作对。
墨家一直在走下坡路,可以说它最繁荣的时期应该是在创始之初。墨子之后就没有墨家圣人了。
说起墨家兴衰的根源,我觉得是墨家思想本身的局限性。
墨家的兴起是其反对孔子的阶级思想和贵族统治。因此,在乱世中,墨子积累了一批平民志士,发展迅速,成为与儒家并立的显学。
然而,它的衰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墨家的“天志”和“明鬼”思想过于迂腐和陈旧,“兼爱”的政治主张不具有现实可行性。经过深入调查,墨家思想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墨子的后学者未能完善墨子的理论,及时修复逻辑漏洞。
霸道不如法家,王道不如儒家,所以墨家的命运可想而知。墨家的一生衰落更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墨家虽然不能进入正统,但墨家的侠义思想却流传下来。侠客的一诺必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侠客,也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肥沃的思想土壤。
儒家思想的兴衰取决于什么?墨家为什么一直在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