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兵分六路攻打东吴。此时,东吴拥有20多万兵力和长江的自然危险。仅仅四个月,它就突破了长江。当时,吴主孙浩选择投降,东吴就这样灭绝了。
东吴明明有那么多兵力,而且还占据着长江的优势,为什么输得这么快?
东吴之会灭亡,在孙权的时候,已经埋下了祸根,虽然孙权稳定了东吴的基础 ,但在晚年,却把东吴搞得一团糟。
孙权非常爱孙霸,让两个儿子互相争斗。最后,出现了“两宫之争”,使朝内的大臣们分为两个派系。陆逊将军参与了这件事,被孙权责骂,最终愤怒地死去。
后来,孙和被废除,孙霸也被赐死。许多文臣和武将参与其中,东吴开始走下坡路。
孙权去世后,只有10岁的孙亮继承了自己的位置,并得到了诸葛恪等人的帮助。当时的情况是内有幼主,外有强敌,东吴陷入了内耗。
253年,诸葛恪失败,被孙军等人杀害,权力落在孙军手中。仅仅三年后,孙军死了,权力就落在了孙晨手中。至于这个人,他残忍无道,爱杀人,杀死了东吴的许多重要将领。
公元258年,孙晨废除孙亮,让孙权第六字孙休即位。他和其他兄弟管理着禁军,他们的权力远远超过了皇帝。后来,孙晨被杀,孙休颁布了良好制度,造福人民,但这并没有改变苏州的疲劳。
[img]488184[/img]
公元264年,孙休去世。这时,蜀汉刚刚去世,正好赶上吴投降。蜀国灭亡后,蜀吴联盟彻底破裂,东吴完全被魏国包围。
东吴的情况越来越不稳定,所以他想建立一个年长的君主,所以孙浩即位了。在他即位的早期阶段,他实施了善政,但不久,他残酷的一面就被完全暴露出来,这使得人们的怨恨沸腾了。或者在陆凯和其他大臣的支持下,孙吴喘不过气来。
而且,当时孙吴不断对晋发动战争,这些战争也给晋朝带来了麻烦,但也无形中加速了东吴的灭亡。
当东吴乱成一锅粥时,晋正准备灭吴。公元269年,晋武帝开始训练水军,窥探孙吴。杨虎抵达荆州时,采取了轻赋薄赋的政策,目的是稳定人心。同时,他还与长江对面的吴军展开了一系列攻心战,经常把衣食交给饥寒交迫的吴军士兵。这种行为也让吴军的军心松懈,尤其是一些中下层士兵。
为了彻底摧毁东吴,羊虎准备训练水军十年。
[img]488185[/img]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大举伐吴,晋军齐心协力,但吴国上下离心,没有同样的政策,导致节节败退。在晋军的突破下,东吴的防线彻底崩溃。
280年5月,孙皓深知大势已去,把祖先的基业拱手让人。啊!
孙皓作为统治者,只关心自己的快乐,却不懂得民间疾苦,即使兵多,地理位置优越,也无济于事。
晋武帝伐吴时,为什么二十万军队的东吴如此迅速地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