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秦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秦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男人和女人住在一起”。这一奇怪的习俗使中原的许多国家认为秦国人是野兽,甚至不敢接近。当时,朝廷渴望改变这一现象。当然,由于它被称为习俗,它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所以要解决它并不容易。然而,商鞅只用了一个技巧就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做到的?
秦朝的奇妙习俗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向全世界发布招聘令,以增强国力,提高国家素质,希望吸引贤者前来。他公开宣布:
“能出奇计强秦者,我尊官,与之分土。”
[img]486280[/img]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能帮助秦国变得强大,我会尊重他为朝廷的重要大臣,享受他一生的荣耀和财富。从这个法令中,不难看出秦国的改革有多紧迫。这个招聘命令真的吸引了秦孝公的一位圣人,他是商鞅。
当时,商鞅的仕途渺茫,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所以他响应了秦国的号召。出乎意料的是,来到异国他乡的商鞅立刻被秦国的习俗吓坏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中原大不相同。他曾评论道:
“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异,同室而居。”
这意味着秦国人和野蛮人一样,父子兄弟住在同一个房间里,不分彼此。光看这句话,我们似乎看不到任何问题。很多人会想,父子兄弟都是男人。为什么不住在一起?
当然,如果这些男人不结婚,这样做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一旦男人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妻子,就会带来严重的男女混合问题,一系列由此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商鞅渴望摆脱这种情况。
[img]486281[/img]
奇妙习俗的起源
那为什么秦国会有这样的习俗呢?追根溯源,其实这种情况在秦朝诞生时就有了端倪。
公元前898年,嬴非子在甘肃建立了秦国。作为西北部的一个国家,周围有许多少数民族部落。这些民族一直盯着中原,秦国是他们进入中原的屏障。@ 秦国成立后,一直在不断地与周边少数民族作斗争。
几百年来,秦国和西部军人在水火不容的对抗中潜移默化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慢慢学会了中原的一些“礼”学习文化,素质大大提高,而秦国则慢慢接受和学会了西部军人的生活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略显野蛮的方式深深渗透到秦国人的生活中,“男女混居”的传统也随之而来。
[img]486282[/img]
商鞅巧妙地使巧计
商鞅来到秦国后,意识到如果这种习俗留在社会上,对国家的发展将大大不利。当时,秦国一直在向东扩张,试图接近中原的许多国家,融入主流社会。单靠战争征服主流是不够的,文化软实力也必须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扭转。否则,整个社会的氛围只会取笑其他国家。
然而,改变习俗并不容易。仅仅依靠教育或社会倡导肯定是不好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制度或法律强制纠正这种行为。所以商鞅决定:
“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
强制法是什么?商鞅想出了一个妙计——罚款。
“禁止民父子,兄弟同室息者;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这句话明确规定,成年男性不得住在一起,否则缴纳的税款将翻倍。这一命令确实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对于古代收入较低的人来说,双重纳税只是一种“酷刑”。为了不支付这笔冤枉的钱,秦国人不得不分居。
在制度的基础上,商鞅也大力宣传全国正确的生活观念。慢慢地,“男女不同”的伦理观也深入人心,这种羞耻的习俗逐渐淡化和消失。
秦国的奇妙习俗让各国望而却步。商鞅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