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孔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孔融在《三字经》中“让梨”的故事让我们耳熟能详。在现实历史中,孔融年轻时以文才和智慧著称。长大后,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是东汉的名人。他也是孔子的二十代孙子。可以说,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就连孔融也曾写过“梦想曹公归来”的诗,称赞曹操。曹操也是一个有礼貌的下士。那曹操为什么要处死孔融呢?
[img]485870[/img]
拥曹变反曹,忠于汉朝
公元196年,曹操迎着汉献帝进入徐都。这一举措赢得了忠于汉朝的人的心。孔融就是其中之一。孔融绝对是忠于汉朝的代表。在早期,当他不知道曹操的野心时,他看到曹操帮助汉献帝,并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愿望。诗中说:“郭李纠纷,迁都长安思归。看着关东可悲,梦想曹公归来。这首诗也可以看出孔融对曹操的赞扬和尊重。为此,孔融还推荐了一大批忠于汉室的名人,心中认为汉室再兴,指日可待。
然而,自从曹操迎接汉献帝进入徐都以来,他逐渐表现出了自己的野心。孔融面前真的发生了“威胁天子,命令诸侯”,这让孔融失望了,孔融正在复兴汉朝,两人之间的矛盾也结束了。孔融也从支持曹变成了反曹。
[img]485871[/img]
几次嘲讽曹操,欺负人才和傲慢
曹操下定决心处死孔融的另一个原因是孔融在政治官场上缺乏经验和天赋。孔融虽然文采犀利,博学多才,但政治天赋一般。比如公元204年,曹丕接受了袁绍的儿媳甄氏,但孔融当时讽刺曹操的父子,让心不在汉的曹操更加怀恨在心。
傲慢也可能是一些名人的共同问题。杨彪太尉和袁术有婚姻关系,杨彪也是忠于汉朝的人。曹操计划杀死杨彪。孔融知道后,他甚至赶紧去见曹操,劝曹操不要杀杨彪,以免失去世界人民的心。这样的劝说是合理的,但孔融在紧急情况下直接说:“如果你杀了杨彪,我明天就辞职回家。”,以此威胁已经怀恨在心的曹操,也是理所当然的杀人之祸。
它的优势在于文学,而不是政治和军事
据《后汉书》记载:“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城夜陷,奔东山。”
虽然孔融的文学成就和才华远远超出了普通人,但他缺乏军事用途和政治处理。建安第一年,袁谭率兵攻打孔融。孔融并不慌张,也不积极防守。他和客人谈笑风生,喝酒读书。毫无疑问,孔融一个人逃走了。再加上当时军粮短缺,曹操下了禁酒令。孔融直接和曹操反对,不仅作书反对,还和朋友一起喝酒玩乐,无视曹操的禁令。这一切让重视人才的曹操意识到,世界闻名的孔融并没有他想要的那种“真才实学”。
[img]485872[/img]
由于孔融忠于汉朝,上奏时主张帝王所在千里不封侯,试图增强汉朝的实权,实际上是限制曹操的权力。公元208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开始攻打荆州。孔融出来讽刺曹操“不仁至仁,安得不败”。被习近平告知,曹操已经无法忍受孔融了。讽刺的事情让曹操怒不可遏,于是他趁机判了孔融的罪,列出了“欲图不轨”等一系列罪名杀害了孔融,甚至连妻儿,一代名人就这样消失了。
事实上,曹操杀死孔融的主要原因是两个人的阵营不同,道路不同,一个忠于汉朝,一个忠于自己,这是两个人最大的裂缝,也是孔融多次嘲笑曹操,最终被杀。
为什么孔融被曹操处死?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