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魏国的地图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魏(前403-前225)是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23年(前403年),周威烈王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封为侯,周显王25年(前344年)称王至秦王政22年(前225年)为秦国灭亡,共179年。
它的领土包括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和河北南部。它基本上横跨黄河,位于中原。当时,它西临秦国,东临淮水,颍水临齐宋,西南与韩国交错,南临楚国,北临赵国。魏始都安邑,周显王五年(前364),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之后,魏国被称为梁国。
[img]485533[/img]
但就是这样一个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它的版图却是支离破碎的,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历史。
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分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上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位于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环境和雄心勃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第一位实施变法图强的君主。他以翟黄为相,改革弊政;以乐羊为将,攻占中山国;以李悝的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
在战国250多年的历史中,魏国是第一个强大而主导的国家。周显王在徐州联盟了35年(前334)魏惠王和齐威王,互相承认对方是王,历史上被称为王徐州相王。
但在未来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700多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到魏王假,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被秦国摧毁。
[img]485534[/img]
从它100多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魏国经历了一个先起后落的过程。
三家分晋后,魏国首先强大起来。魏文侯率先任命李俚变法,使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霸主。更有价值的是,魏文侯还与三晋东征西讨,基本上虐待了周边所有国家。
魏国不仅占领了秦国的河西和中山,还占领了楚国和齐国的一些城市,使魏国的地图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此时,魏国的领土包括:被摧毁的中山地区;韩国和秦国之间的河西河东地区;韩国和赵国之间的小地区;中原大梁附近的一个大地区,看起来像一个凹形的形状包围着韩国。
但是,树大招风,三晋毕竟是三个国家,他们会共同利益走到一起,也会产生各自利益的嫌隙。
赵韩在魏后面南征北战,大部分利益往往被魏占据。他们得到的比付出的少很多,导致分歧!在这方面,三晋离心。之后魏以超强实力攻击赵韩,但分别在桂陵战役和马陵战役中被齐打败。
两次世界大战后,魏国逐渐衰落,齐国秦国相继崛起,对魏国构成了巨大威胁。
魏国本来就在各个国家的中间,前期到处都是树敌,各种招摇,结果自然是出来混迟早会还的。此外,魏惠王在位时有时与秦连横,有时与列国合纵,政策的摇摆不定导致魏国四面受敌!
不久,魏国河西的土地被秦国锐士占领,河东的土地不可持续,魏国的土地不断萎缩。在河东部分地区被占领后,魏国选择将上一个县划分为秦国,以换取被占领的河东地区,并设立了河东县。此时,魏国的地图中间似乎被韩国切割了一半。
[img]485535[/img]
虽然魏国通过变法走上了强国之路,但它以前的国君却不知道如何走上战略布局的道路。一味的军国主义到处征服,最终导致敌人四面树敌,墙倒人推,也导致其地图破碎。
魏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 为什么魏国的地图如此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