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熊远是怎么做到的,从富家奴仆到当朝大臣?

晋朝注重门阀制度,官员需要推荐和推荐。可以说,没有良好的背景,他就不能进入仕途。但是有一个叫熊源的人,虽然他出生在奴隶身上,但他成了一名官员,敢于点名攻击王羲之家的儿子。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读者!

一、富家奴隶

中学历史课本曾列举过晋朝贵族腐败奢侈的生活,其中最著名的是石崇和王恺斗富,一个用蜡烛烧火,一个用麦芽糖洗碗。

可以合理地说,这样的家庭不能出来任何有抱负的人。然而,石崇的家人有一个叫熊元的仆人,他敢于诚实地说话。石崇破败后,有人愿意推荐熊元当官,但后者拒绝了,回到家乡隐居。

但是,愿意推荐他的人太多了,甚至当地的县长也强迫他当官。熊远因为面子说:“我就当小官吧。(原文:辞大不辞小也)”于是他留在了家乡的县城。

[img]483960[/img]

但是熊远出名了,当地太守力推他。熊远别无选择,只能被迫“违心”高升。后来太守调到会稽县当官,不得不带熊远一起去。没想到“因祸得福”。

西晋不久就陷入了风雨之中。在王导等人的帮助下,司马瑞南渡长江,建立了东晋。由于东晋初期团队薄弱,南方县官员成为朝廷主力军。

由于会稽郡(绍兴地区)正好在长江南部,熊远“被迫”成为东晋朝廷的中上层官员。于是,司马睿最头疼的官员出现了。

第二,第一次交锋

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东晋已经从最初的动荡变得稳定。金元帝司马瑞希望通过举办盛大的音乐会来展示东晋的和平与繁荣。

这时,熊远站出来说:“晋怀帝的尸骨还不冷,长江以北的官兵还在苦战,皇帝你怎么能安心听音乐呢?”

司马瑞说:“新王朝刚刚建立,我想让南方人民接受王朝音乐的洗礼,让他们知道我王朝的皇帝。”

熊元说:“人心所归,只有道与义。这不是一个无敌的声音。而且在战争期间举办音乐会本身就违背了《诗经》中《雅》和《颂》的初衷。皇帝,你这样做是符合道还是义?”

司马瑞被问及哑口无言,不得不取消举办音乐会的想法。

二、第二次交锋

“音乐会”事件只能说熊元是一名正直的官员,第二次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王导的堂兄王敦以“清君侧”的名义进入首都,引发叛乱。

为了挽救生命,司马瑞不得不深入审视自己的错误,欢迎大臣们指出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老江湖。每个人都知道皇帝是被迫的,没有人会认真指出皇帝的错误。我们的英雄可能不明白,但他必须借此机会解释当前的缺点。

他指出,晋元帝司马瑞的第一个缺点是:不想进步。

周松希望他在收复失地后成为皇帝,前者几乎被处死;“闻鸡跳舞”的祖提带领数百名起义军前往东晋,但司马瑞只给了1000人口粮,并要求他负责招募和买马。

[img]483961[/img]

但司马瑞以害怕其“割据自立”为借口,限制了祖蒂渡江北伐的连胜。

事实上,每个有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到司马瑞属于晋朝的旁系。如果北伐胜利迎回晋怀帝,他的皇帝是不可能的。然而,包括熊元在内的周松和祖提是为了世界,而不是司马家族的奴隶。

第二个缺点是官员不理政务。

还有一群士族文人和司马瑞一起南下避难。这些人喝酒写诗是专家,治国理政是外行。当时南方不如北方,没有深厚的物质基础供老人奢侈浪费。

但司马瑞没有办法。他成为皇帝取决于门阀士族的支持。仅仅因为他自己,他就无法与这些人抗争,只能让他们胡闹。

第三个缺点是官治混乱。

事实上,这是第二个缺点的附属品。一群官员只关心形而上学,不做实际的事情。官员的晋升只取决于他们的出身,官员的统治必然会混乱。

熊源关注王羲之家的公子王徽之,这位兄弟发生了一次著名的对话。当他骑曹参军(管理战马)时,他忽视了工作,只喝酒。

有一天,他的老板故意问他:“你知道你的官职吗?”

“我经常看到有人牵着马走来走去,我应该是个养马的人。”

老板问:“你养了多少匹马?”

回答:“我没数过,我不知道。”

老板继续问:“那死了多少匹?”

王徽之像看智障一样看着老板说:“我连活着的马都不知道,还会知道死了多少匹吗?”

后人称赞王徽之放荡不羁,有名人之风。这样的人当官对社会和人民有什么好处?

如果是这样的话,偏偏王徽后来也升职了。只有他出生在琅琊王氏,无论能力如何,仕途都是光明的。

四、英雄末路

熊元只指出了三个问题,没有提出解决办法。他知道晋朝是由门阀士族支持的。用他们的成就来评估他们相当于将他们与来自贫困家庭的官员进行比较。士族当然不会同意的。

他当时的职位叫侍中(相当于宰相)。他可能不知道这样做没有效果,但会引发灾难,但他只是想警告世界需要醒来。

果然,王敦之乱平息后,熊远很快被贬到了这个地方。从一个国家的宰相到当地当长官,熊远安定下来。他一开始不想当官,这并没有违背他“辞大不辞小”的初衷。


熊远是怎么做到的,从富家奴仆到当朝大臣?熊远是怎么做到的,从富家奴仆到当朝大臣?

,,,,,,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

  • 司马德宗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 关于司马德宗的生理状态,各种史籍的记载如出一辙。《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

  • 楚蒜子,东晋奇女子:六位皇帝一生三次垂幕听政治
  • 东晋历史上有一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优雅,但命运总是和她开残酷的玩笑。自从她成为女王以来,她一生中经历了六位皇帝...

  • 王羲之是怎么死的?书法家王羲之累死了吗?
  •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字义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心研...

  • 前梁太祖张轨:因永嘉之乱被迫割据独立名臣
  • 张轨(255-314年),字士彦,雍州安定县乌氏县(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以儒学著称的张轨家世孝廉...

  • 东晋名臣温桥:平乱不久就去世的人,像丧亲一样哭泣
  • 当建康城被收复时,叛军们忙着逃跑。在恐慌中,没有人能照顾到一个孩子,那就是9岁的皇帝司马衍。义军冲进城市后,他们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