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代富豪中,以“有钱任性”著称的奇葩角色,首先是魏晋时期的石崇。
在魏晋,尤其是西晋王朝的权贵圈,石崇的背景不算太强,官职也比较小,但在财富方面,却长期占据着“富豪榜”的榜首。任性更有名。比如他和国叔王恺(晋武帝的叔叔)斗富的时候,抄起铁如意就砸了。首先,他把王恺借来充电的宫廷珊瑚砸碎,然后微笑着搬出一堆珍贵的珊瑚炫耀财富。一场反复无常的操作,迫不及待地想让全国富豪感到羞耻。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img]483747[/img]
还有他“杀美人劝酒”的习惯,甚至“任性”到血淋淋的:他的豪宅金谷园里,经常会有挥金如土的盛宴,每一位客人都会安排美人劝酒如花似玉。只要客人不喝酒,就当场杀死美人的头。一位名叫王敦(未来东晋权臣)的客人曾发脾气,饶是美人流泪苦劝,却连酒杯都不碰。气得石崇当场大怒,连杀了三个漂亮的女人,也只换来王敦一声轻飘飘的吐槽:“自杀伊家,何预卿事”——你杀了自己的家人,关我什么事。
可笑的是,这样一件凶残的事情曾经被用作优雅的“魏晋风度”。看过这样的风度,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上个世纪港台商战剧中经常拉仇恨的一句台词:是的,有钱就是为所欲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任性到不人道的石崇富豪,却也给历史留下了一份看似可歌可泣的“爱情”。杀美人不眨眼的他,偏偏宠妾绿珠。即使当时的权臣孙秀看上了绿珠,专门派使者去索取,石崇也只是怒不可遏:“绿珠吾所爱,得不到。这一番硬气,也终于给他招了祸。孙秀的兵马立刻包围了石崇府,悲痛欲绝的绿珠跳楼自杀。曾经任性傲慢的石崇,也被乱兵拉到东市砍头。
根据石崇死前的叹息,他的结局是“为尔(绿珠)得罪”,后世有很多文人被这种“爱情”感动了。比如晚唐诗人杜牧,为此写了千古名篇《金谷园》,那就是“夕阳东风抱怨鸟儿”。
落花就像坠楼人”的悲哀,从此被称为多少恋爱中的人触景生情。石崇一生富有任性,因此吸引了很多同情,仿佛“想要美,不想要江山”。
但是石崇,真的有这么深的感情吗?那就得先看看他曾经扇过西晋富豪的脸,到底是怎么来的。
正如前面所说,石崇其实并不算太大,但他却摊上了一个油水丰厚的肥缺:荆州刺史。当时的西晋,是极度腐败的一年,只要手里有一点权力,赚钱的方式就相当多。荆州是“天下之腹”,商旅交流极其繁荣。拥有权力的石崇用最恶毒的融资套路抢劫商务旅行,最终积累了“巨万金”的财富,一举登上西晋“富豪榜”榜首。
然而,“抢劫”只是石崇致富的第一步,他的豪宅“金谷花园”,除了华丽的布局和奢侈的生活,是他的“黄金”另一件工艺品:庄园只有30多个大锥,肥沃的土地数千亩,更多的草药种植牛羊育种等产业,不断从世界各地换取财富。所以,也就是说,在金谷花园的一次又一次的宴会上,他的财富迅速扩张。
有多少人会不择手段地赚钱,不眨眼地杀人?恐怕他唯一“深情”的就是闪闪发光的财富。
而且,“有钱任性”的石崇,虽然连国叔都敢打脸,但说到抱粗腿,并不含糊。他很早就投靠在西晋外戚贾家门下,是贾家的“二十四友”之一。即使在外面遇到贾家的车队,他也立刻“望尘而拜”。正是在贾家的保护下,石崇才放心大胆地赚钱,聚集了多年来的巨额财富。
[img]483748[/img]
当权贵孙秀公开前往金谷园索要绿色珠子时,西晋王朝也遭遇了一场戏剧性的变化:长期依赖石崇的贾氏家族被赵王伦、孙秀等新贵屠杀。石崇,过去是贾家的忠实人物,当然成了孙秀的眼中钉。所谓“索要绿色珠子”只是一个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石崇的“为尔(绿色珠子)得罪”只是一块遮羞布,当他死得最后时,它看起来很亮。
正是在绿珠悲愤自杀后,一直说“为尔(绿珠)得罪”的石崇也上演了一个荒谬的场景:即使他被五花绑住了,他仍然看起来很放松,认为自己只是被流放了。直到刀架在脖子上,它才像梦一样醒来。行刑者的嘲讽戳中了这位富人的“画皮”:“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杀石崇的,哪里是可怜的绿珠,却是他巨大的财富,以及不光彩的致富手段。
这样的石崇,真的会和绿珠有“爱”吗?在他看来,绿珠和那些珍贵的财宝一样,只是一个不情愿的玩物。这个富人的“爱”,写诗两句话可以,读历史真的,是弯曲的建筑。
富人从风景到衰落的整个过程暴露了当时仍然是“繁荣时期”的西晋王朝。腐朽的不堪入目的真相:守土负责的封疆官员以杀人抢劫为主营业务。满朝的文武权贵们以与富人竞争为乐,以庄园为日常生活。看到这样的繁荣,我们可以想象不久之后“永嘉之乱”和“衣冠南渡”的悲哀。
西晋富豪石崇杀人不眨眼,为什么只宠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