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一直受到负面评价。他批评和鄙视许多信奉忠孝仁义的儒家知识分子。但毫无疑问,王莽是历史上第一个不通过流血革命改变王朝的人。
纵观王莽前半生的所作所为,笔者发现,王莽之以外戚身份篡夺王位的先例,其过程几乎是无血的,甚至赢得了人民的心。这完全取决于他几十年来为自己赢得虚名和收买人民的心。
毫不夸张地说,王莽的王位可以说是“买”的,只是花的不仅仅是钱!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img]483201[/img]
一、收买亲戚,获得贤名
众所周知,王莽是个外戚。他的姑姑是当代皇太后。然而,王莽的父亲和兄弟从小就去世了,只有他的母亲和兄弟姐妹相依为命。
王莽从小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在那个以孝廉为士的时代,王莽实现了对儒学孝顺、谦虚、节俭的勤奋学习。
他精心服务母亲和嫂子,抚养死去的兄弟和儿子,行为非常严格;叔叔司马王峰病重,他服务,一会儿,好几个月没有脱衣服正常睡觉,脸变得蓬头垢面。
就这样,王莽成了王家大族中的佼佼者,也成了当时的道德模范。
同时,他也赢得了叔叔兄弟的青睐,所以王凤叔叔死前把他托付给了太后,希望重用他;五叔王商向皇帝写信,愿意把他的食物分给王莽;七叔王根建议王莽代替他成为一名大司马。
王莽一步步赢得了“孝”的虚名,同时收买了叔叔阿姨的信任。最后,他掌握了一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司马的权力。
二、收买天下人心
王莽不是一个视野狭窄的人。他不仅笼络亲戚,还向世界名人施恩惠。
除了与当代将相和清医生交朋友,他还与世界各地的英雄交朋友。所有去找他的人都会被收集,把他封地里收到的钱和食物拿出来给客人,甚至把车和马送给别人,但他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
即使执政后,王莽依然克己不倦,所得的赏赐和封地收入都是用来款待名人的,节俭有增无减,几十年来一直幸福。
王莽如此慷慨大方的义举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当时,朝中名士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红、上谷都尉阳和、中郎陈汤都上书为王莽说好话。
因此,皇帝也认为王莽是贤能的。王莽再次收买了全世界官员和士人的心。
汉成帝和哀帝之后,王莽在建立汉平帝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一个可以与周公媲美的“安汉公”。然而,他拒绝接受2800户的食城,继续收买人民的心,赢得世界各地的臣民。
不仅奖励诸侯宗室、功臣后代、朝廷官员;还开始实施惠民政策,让连“寡寡孤独”都受益,恩惠无处不在。
他多次带头献出自己的钱、粮、土地、住宅救济灾民,减免灾区人民税收,在长安城建了1000套住宅安置灾民。
[img]483202[/img]
汉平帝元初四年(公元四年),王莽再次成为“宰衡”,地位高于诸侯王公。他开始大力弘扬礼乐教育,邀请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和市场,常满仓(国家仓库),甚至为学者建造了1万套住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具有特殊技能的数千人到长安。
这一举动得到了全世界儒生的支持。王莽撒网施恩、广受欢迎的举动终于迎来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时刻。有48万多名官员和人民上书。请给王莽增加奖励。然后,900多名公卿、医生、议郎、列侯等人演奏,请朝廷给王莽一个象征最高荣誉的九命之锡。
经过反复拒绝,王莽接受了九锡之礼,他也成了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九锡奖励的人!
俗话说“得民心的人得天下”。王莽已经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支持,尽得人心,世界也就唾手可得。
不久之后,汉平帝去世了,王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皇太子,成为了代天子执政的“假皇帝”,离真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最后,王莽是公元八年的天子位,国名“新”,称“建国元年”,时年54岁。
古往今来,只有王莽才是以收买人心而成就帝业的。
谁是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血刃就篡权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