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个矛盾的朝代,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基础,但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与之相匹配。在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眼中,这样一个国家是一块完美的肥肉。
宋帝国是一个典型的重文轻武时代,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始终处于被动防守状态。“兵虽多,战力弱,国富而兵不强”。在军马资源薄弱的困境中,宋朝只能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提高军事技术水平。早在北宋初年,政府年入就达到了1600多万元,“太宗皇帝认为它是唐朝的两倍”。北宋的经济规模已远远超过盛唐,到王安石变法时期,年收入超过6000万元。虽然南宋偏安江南一角,但繁荣的国际贸易使岁入达到北宋的两倍。宋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绝对称得上当时的世界。这一切都离不开当时政治的开明。
[img]481717[/img]
与元明清三代不同,宋朝政府不仅禁止民间研究军事技术,还鼓励和奖励他们,因此“官员向法国人献器械”。石归宋献弩箭,增加月薪;木工高宣发明八车船,赏赐;唐福献火器,送钱;冯继升进火药法,送衣服。为了对抗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政权蒙古,南宋不仅继承和改进了古代弩炮,还将火药引入城市守卫战,使中国率先进入热兵器时代。矛盾的是,热兵器时代初期的军事革命终于被冷兵器时代的蒙古结束了。
13世纪初,“世界统治者”成吉思汗的蒙古游牧部落迅速崛起,随后征服了女真金国。贞佑二年(1214年),金宣宗被迫南迁汴京,蒙古人入主中都(北京)。1230
2000年,大汗窝阔台亲率蒙古主力南下。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人临汴京城下,北宋靖康的场景在金国重现。金国灭亡后,窝阔台立即展开征服南宋帝国的战争。宋人依靠火器和城寨,不屈不挠的斗争持续了40年
多年。
一
美国历史学家墨菲说:“在许多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兴奋的时代。后来,几代历史学家批评它,因为它没有抵抗外国入侵,最终被他们讨厌的蒙古人打败了。但宋朝从960年存在到1279年,平均寿命超过300年。”他认为,宋朝的中国“完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最发达的国家”。
[img]481718[/img]
宋代常被视为文明史背景下的“中国文艺复兴”。南宋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繁荣的经济文化,完全延续了北宋在生产技术方面的所有成就。“不杀大臣”的开明政治使人民集会屡见不鲜。早期的“现代”和“社会”文化使中国在春秋后期再次出现了公民社会的雏形。中产阶级的崛起使“社会”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者,社团集会也是。靖康年间,罢免李纲,引发汴京市民集会抗议。
面对落后和野蛮的威胁,高度文明的中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荣誉感。这种悲剧完全反映在当时的官方宣战中:
彼蒙古人,率兽食人,茹毛饮血,无伦无礼,蛮夷之部落尔。一旦得势,逞爪牙尖锐,纵战祸于他邦,灭大食,屠党项,绝金后继,中原老地,幸免于屠刀之下,十无一二。狼子野心依旧不满,背盟承誓,纵兵南下,侵我汉疆;攻川陕,无城不屠,尸塞水道,血染河战,骨露荒野,堆砌成行。掠过襄阳,焚烧余月;长街空荡荡,失去熙熙攘,万人空巷,不见熙熙攘攘。若此人数,攻掠之处,已无整土,屠宰之地,再无完族。自盘古开天地以降,中国的灾难,无过于此者。蒙古所欲图者,天下也,非国家也,蒙古所欲杀者,万民也,非一姓也。这诚王侯将相、士农工商同敌共,誓死以抗,求存全种秋也。
夷狄老邦,射雕牧马,鹰飞草长;兽人,丛林为则,强者恒昌。不耕不读,无渔无商。弃诗书教化,赖骑射精良。和我华夏,言不通,性不入,没有书的文字,桥上很少有路。只知蛮夷,何云友邦?斯酋长,学儒借法,宏手足之论,惠腹心为实。彼此之道,尊夷熙汉,愚黔欺士,舍义求生,非孔孟之所谓道也;彼此之法,扶强除弱,劫贫济富,分族论等,非韩商之所谓法也。斯儒,以乱我中国的正统,斯法,为败我中国的纲常。斯论之出,是酋怕我正气之浩然,计穷而为之,但道行逆施,何为服众?尚图扰我耳目,迷惑我灵台,难道不可笑吗?
青天有上,其道大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傅坚傲慢,败于肥水,颉利猖狂,献舞厅堂。所以知胜负之道,不在众寡,存亡有数,无分弱强。蒙古灭金屠夏,拓地万里,挡者披靡,可谓强势。然而,不施仁义,最终被天弃。远处有蒙哥之朱,近有杨州之败,不能夺我寸土。今天下一心,气愤风云,四海旗聚,誓清妖娆。东起杨州,西连巴蜀,兵甲成群,行军相连,鼓声在南风中升起,剑气冲向北斗平。万众悲歌,气吞山河。以此敌俘,何愁不催。诸君但尽人事于日下,必垂青史以永芳。圣人之云杀人成仁,舍生取义者,都在今天。共之,勉之,励之!
为什么宋朝的经济实力主宰了世界,却阻挡不了蒙古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