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是清朝的繁荣时期。乾隆晚期,夕阳西下的衰落开始出现。不幸的是,嘉庆皇帝刚刚赶上了这个“混乱”。虽然嘉庆皇帝从小就努力学习四书五经,但他不得不说,他仍然是一个没有天赋的皇帝。
嘉庆皇帝的主张类似于“无为而治”,对国家治理极其守成规矩,不懂得灵活,以至于我的中华民族在一百年后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历史是耻辱,但人民不是。我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只是为了避免过去的错误。我们应该回顾历史。即使是耻辱,我们也应该知道嘉庆皇帝除了闭关自卫还做了什么。
[img]480042[/img]
严行矿禁
自古以来,中国东临太平洋,北临荒芜的西伯利亚。西北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它生活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中国人含蓄、内向、保守、中庸、消极、耐心的农业性格。因此,历代封建政府都强调农业和商业抑制、道德文化才能和科技使用,拒绝蓬勃发展的商业发展。
守成的嘉庆帝也不例外。他对待开矿,从一开始就摆出了极其严峻的态势,他害怕“滋生祸端”。
嘉庆第一次接触矿业的问题是在亲政后的第四年(1799年)3月,两广总督吉庆对民间生铜的私人采矿疏称:“广东在黎地挖了一年铜斤,金额已经短缺。而且这个地方沿海,很多人都在前进,恐怕会滋生事故,似乎应该紧急停止。其省局鼓铸,仍请使用滇铜。”
他立即批复说:“做得很好,看得很好。使用滇铜,无需开采。”嘉庆批复的文字虽然不多,但观点鲜明,态度坚定。
乾隆初年,广东省来之不易获得开发矿业的权利,这是当时顽固守旧禁矿发起的猛烈冲击的结果。这在中国矿业史上被称为“鄂氏三疏”(当时带头的两广总督姓鄂)。
[img]480043[/img]
但嘉庆一上位,就压制了“面带春风”的势头。此后,嘉庆帝在矿业政策上不断倒退,变得越来越顽固和僵硬。
朝廷中没有人反对嘉庆实施消极倒退的禁矿政策,但人数太少,根本动摇不了嘉庆的力量。
禁止流民出关
嘉庆的关外垦荒政策和他的禁矿政策一样消极僵化。虽然他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但他只允许人们在关内耕地,禁止流民到关外垦荒。
1808年,为进一步严格控制内地人民出关耕垦,盛京将军负责制定新的章程,规定关内人民出山海关至奉天所属地区,除原籍发给的关怀外,还应有随身护票备查。
同时指出:“盛京地方设边门,原检查出入,赵谨慎。如果流民一个接一个地被允许出口,那就不是阻止他们的方式,而是严格禁止他们。然后按照部门的章程,交给将军严格的守口员(bian),实力巡查,并出示各地无业贫民,不得偷越出口私垦,致干例禁。"
[img]480044[/img]
在嘉庆禁止流民出关私垦的章程中,这是内容最详细、措施最严格的一个。
限制对外通商
如果禁止采矿、关外垦荒等政策只是嘉庆重农抑商或防止流民混乱的一种手段,那么限制货物出口和进口就是闭关自卫政策的延续,保护封建经济,隔离人民与外界的交流。但这种保守负面的对外贸易政策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力的增强。
当然,这不是嘉庆皇帝的第一个,而是乾隆皇帝实施的“闭关政策”。没有天赋的嘉庆皇帝只能再次遵循祖先的方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一保守政策的坚实基础。
嘉庆自即位以来,严格遵守乾隆皇帝制定的僵化通商政策,没有放松的余地。即使在广州港,也没有完全的自由贸易。除了公共银行的垄断外,还有许多“清理规则和戒律”。例如,规定外国商船每年5月和6月抵达广东,仅限于当年90月返回中国。
当时广州充其量只能算是贸易市场,还是季节性的。而且,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广州港的贸易对象其实主要是欧美商人。至于像北方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显然是排除在外的。
[img]480045[/img]
僵化的嘉庆
以广州通商港为例。1805年10月,俄罗斯两艘商船通过海道南航抵达广州港。当时,即将辞职的广东海关监督延丰。虽然他们知道“该国已经在恰克图通过了市场”,但由于船舶货物已经到达,俄罗斯商人只是打算“省钱”,所以他们特别整合,并命令俄罗斯商人在这里卸货。
延丰觉得自己的行为合理,尽职尽责,但不知道以后怎么处理类似事件,就疏嘉庆,恳求嘉庆给出指示。但他万万没想到,嘉庆看到奏折后,大发雷霆,斥责延丰“专善乖谬”,“粗鲁”,下令严肃追究此事。
让新任粤督吴熊光逐一查明,以400里的速度传闻。但吴熊光一接手,就犯了类似延丰的“错误”。当时俄商已经卸货了,说“地处极北。如果遇到风洪,会被堵一年。请早点把牌关上。”
吴熊光与人商量,同意“抚恤外夷,自信”。因此,在发现船舶“出售的货物是茶叶和瓷器,没有违禁物品”后,允许其返回中国。结果可想而知。
此事的最终结果是:延丰被革职,吴熊光等人交部议处。
从表面上看,延丰等人没有遵守制度,但实质上反映了嘉庆对贸易口岸的规定过于狭窄,限制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嘉庆背负着“来源防御”的思想负担。这种事情在嘉庆朝廷很常见。可以看出,嘉庆在坚持“定制”方面的思想已经趋于僵化。
[img]480046[/img]
1811年12月,嘉庆颁布了《御制守成论》。其中说:“后人要遵守规则,诚求守理,以祖宗之心为心,以祖宗之政为政,以旧章为首。”
嘉庆坚持父亲的闭关政策,虽然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障碍作用,影响了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发达的科技,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前进,处于被动殴打的地位。
嘉庆21年(1816年),以阿美士德为首的英国使团来华,没有三拜九跪就把别人赶走了,还写信斥责英王不懂礼仪。
嘉庆在位时期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嘉庆皇帝对此一无所知。他继续严格遵守先锋制,重本抑末,闭关自守,压制各地的工矿业。清朝不朽是很自然的!
嘉庆帝除闭关锁国外,还做了什么影响国家发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