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大秦赋》风靡一时。《大秦赋》的开篇背景是赵国都城邯郸,长平战后被秦军包围。长平战役显示了世界上最后一支能与秦军抗衡的强大赵军的灭亡。然而,审视双方,我们发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秦赵王室其实都是姓赵的。那么秦赵王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五百年前是一家人。
[img]476394[/img]
一、共同祖先
据《史记》记载,黄帝的孙子朱旭有一个叫女修的孙女。有一天,一只鸟从女修的头上飞了出来,碰巧掉了一个鸡蛋。女修吃了鸡蛋,怀孕了。不要认真对待这种违反生物学常识的事情。我们只需要记住,女修生了一个叫大业的儿子,是秦赵最早有史记载的共同祖先。
大业的儿子叫大费(也叫伯益)。大禹治水时,大费跟着大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顺在奖励大禹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大费的功劳,给了他一个名字。
商朝时期。大费有一个后代叫中衍。商王占卜旅行,发现中衍开车很好。于是中衍成了商王的车夫,成了御手。嬴家长期享受荣华富贵。
到了后代廉洁的时代,情况就不太好了。当时在位的是《封神榜》的反派商纣王。廉洁和他的大儿子充当了帮助暴君的不光彩角色。周军灭商,父子俩被周武王处死。
[img]476395[/img]
幸运的是,小儿子季胜没有像父兄一样跟纣王胡来,免于一死。嬴家香火得以延续。
季生的曾孙造父生活在周穆王年间。造父也是一名驾驶专家。当时,叛乱发生了。造父凭借高超的驾驶技能,大大缩短了穆王的行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表扬造父,穆王把造父封在赵身上。造父的后代是赵。这就是秦赵王室的起源。
二、分道扬镳
造父有两个后代,一个是镐京的官员。让我们先谈谈另一个。狗丘里住着一个叫非子的人。他擅长养马。周孝王听说有这样一个能干的人,就让他负责养马。非子没有让孝王失望,把马养得很好。孝王很高兴,所以他把秦封给了他。在《大秦赋》中,周红王称秦为“养马家奴”,历史渊源来自这里。
当然,此时秦国并不是诸侯国,只是周王室的附庸,与齐鲁等国不同。
视线转回了朝廷造父的后代。也就是赵叔带的时代,当时周幽王昏庸。他多次提出建议,幽王充耳不闻。赵叔带无法忍受国家的毁灭,逃到晋国,即晋赵的祖先。
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招来犬戎大军,身亡国灭。沈侯发现自己引狼入室,联系秦晋郑伟四国进京勤王,才把犬戎兵赶走。王子宜臼即位,即周平王。秦国勤王有功,晋升为伯爵。秦国终于可以和其他诸侯平起平坐了。
[img]476396[/img]
虽然犬戎兵被赶走,但周王室龙兴之地岐丰地区大部分地区都被犬戎占领。周平王怕狗戎再打,迁都洛邑。此时秦襄公带兵护驾。为了打败犬戎,平王特意承诺只要能打败犬戎,岐丰之地就会给秦国。襄公欣然承诺,回国后努力打败犬戎,赢得岐丰之地。秦国也成为大国,拥有未来争霸世界的重要资本。到了秦穆公时代,秦国终于称霸西戎。
赵在晋国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官员。晋献公晚年宠爱了李姬,听了李姬的诽谤,杀死了王子沈生。另一个儿子的儿子重耳害怕自己的痛苦,逃离了晋国。赵叔叔带来的后代赵衰是重耳的一员。重耳流亡19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中国,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由于赵从龙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赵氏家族也跟随了杰出的成就。
赵衰之子赵盾是晋国的名相,治国有方。赵盾之子赵朔是赵氏孤儿赵武之父。虽然赵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但在程颖、公孙杵臼的绝望保护和将军韩厥的帮助下,赵武成功复仇,赵复兴。赵武曾孙赵襄子与魏韩联手,击败智氏,三家分晋。赵诞生了。
[img]476397[/img]
三、天下归一
战国时期,战争不断,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商鞅变法,赵国胡服骑射。齐楚衰落后,赵成为秦国最大的对手,留下了完美归赵、池池会等故事。直到秦国赢得长平之战,赵才逐渐衰落。
公元前228年,秦军突破邯郸。赵王迁的哥哥赵佳自力更生,与燕抗秦。知道敌强我弱,我还是战斗到公元前222年,最后自杀,给赵王室留下了最后的尊严。
如果造父知道他两个后代之间有这么多故事,他会怎么想?然而,兄弟们也应该清楚地计算账户,更不用说秦赵五百年前分道扬镳了?
秦赵王室都是嬴姓赵氏,两国之间有什么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