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汉朝流民的故事。
说到流民,很多人都会想到自然灾害。人们衣衫褴褛,四处逃亡。大多数农民不仅是因为自然灾害无处安身。这是非常客观的。在古代,每年都不可能发生自然灾害。更多的是由主观人为灾害引起的,尤其是在汉代,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大量的流民四处逃跑,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大的流民潮。据史料记载,汉中地区出现了200多万流民,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汉代的其他时期,人数涌动就是数百万。
[img]473091[/img]
为什么汉代经常出现大量流离失所的人,具体的人祸有哪些方面?
许多人会立即想到土地合并,认为这是地主或贵族阶级占领农田,事实不止于此,相反,农民主动放弃他们的土地,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农民要抛弃自己的土地,为什么不在那里生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排除主动兼并土地的假设。后期地主兼并土地,会出现人多地少的现象。土地价格昂贵。历代土地价格逐渐便宜,甚至在古代历史上廉价出售贵族兼并土地,就像明朝一样,但这并不是流民的根本原因。显然,这个假设是站不住脚的。
[img]473092[/img]
农民放弃土地,根据历史记载,农民认为拥有土地是一场灾难,最好把它白给别人,别人不想要,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这是税收。在古代建立的每个朝代都提倡轻赋予,但在后期就不会这样了。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来传播这一制度,这也造成了巨大的缺点,即皇帝的权力没有受到当地势力的压制。
[img]473093[/img]
皇帝征收巨额税,没有其他力量可以阻止,后果不少于自然灾害,汉武帝征收钱,颁布制度,鼓励人民,吸引少税商人,然后商人复制家,财产告知和政府评分,商人扩展到全国,导致大多数商人破产。
[img]473094[/img]
经过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汉代中等富裕家庭基本破产的农民现状如何?结果,大量农民一批一批涌现,官员太多,本质上是税收问题。皇帝在很大程度上把握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官员数量,分散权力,防止一个人独自掌权,威胁自己。如果唐太宗不让皇帝的权力太大,他会把土地分得很小,只有200或300名地方统治官员,而不是其他小官员。
[img]473095[/img]
腐败现象难以遏制,向人民施压
汉代中后区官员众多,腐败现象难以制止。官员工资大幅增加,人民负担加重。腐败现象严重。上交中央政府的税很少,大部分都被各级官员腐败了。政府收不到足够的钱,会给人民施加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img]473096[/img]
有话说
在古代,农民是朝廷的征收对象,他们承担的税收责任非常重。如果他们收成不好,他们就不能交税。如果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就会逃跑。如果一个家庭逃跑了,他们家的税就会承担给亲戚,亲戚受不了就会逃跑,从而再次陷入恶性循环的流民潮。
汉朝没有自然灾害,没有自然灾害 为什么汉朝百万流民问题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