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存在时间长达290年(618-907年)。在近300年的历史上,有20位皇帝(不是武则天)。一般来说,皇帝作为世界之主,虽然嫔妃众多,但会有一个正妻,那就是皇后。历代都会立皇后执掌后宫。但唐朝在这方面有点特别,那就是中后期没有皇后,那么唐朝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皇后呢?为什么不站起来?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618-907年)
唐代不立皇后始于唐代宗李宇。在此之前,太宗李世民、高宗李志、中宗李贤、瑞宗李丹、玄宗李隆基、苏宗李恒都有皇后(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死于丈夫称帝之前,李渊没有立皇后,而是追捕妻子)。
李豫原名李珠,是苏宗李亨的长子,宫人吴氏出生(吴氏4年后死亡)。15岁时,他被祖父李隆基封为广平王,后来娶了崔氏(杨贵妃家族)为王妃。安史之乱后,杨家被清算,李楚的公主崔氏自然也不能当,很快就死了。但也没有再立王妃。758年,李珠被封为太子,改名为李豫,没有立太子妃,到762年登基为帝,仍然没有立皇后,李豫到死后都是空的。但李豫在位期间特别宠爱独孤贵妃,却没有立为后,贵妃死后才追尊为皇后。
[img]471152[/img]
也就是说,从代宗李豫开始,后人的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易宗、西宗都没有立皇后,形成了一种做法。何氏直到昭宗才是皇后,但唐朝即将死亡。
那么为什么唐中后期会形成这种不立皇后的做法呢?而且是皇帝“心照不宣”的做法。综上所述,有几点:
一是唐代皇后有干政的传统,皇帝心中有芥蒂。
唐朝继承了前代,女性地位较高,因此宫廷皇后不可避免地会对皇帝和朝廷发表意见,施加影响。到达高宗时,由于皇帝身体虚弱,眼病频发,武则天皇后被要求处理政府。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则天皇后的政治能力和威望越来越强,对权力的渴望也越来越大。高宗死后,终于想尽办法登基称帝,但对李唐皇室和臣子来说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中宗复位后,韦氏皇后干涉政府,想成为女王,最终毒死了她的丈夫(据说是安乐公主)。李隆基打败韦氏后,又来了一位太平公主。李隆基花了很多时间才把太平公主除掉。
[img]471153[/img]
到目前为止,李隆基和他的臣子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和要求,他们不能在后宫做政治。玄宗李隆基时,皇后王氏基本上没有干涉朝政,即使她后来爱杨贵妃,也没有让她干涉朝政。但女性地位依然很高,后宫不能做政治的余波依然存在。
因此,到达肃宗李亨时,良迪张有功受宠,被立为皇后。结果皇后野心很大,多次干涉政府,与宦官李辅国勾结,想谋废太子李豫,立小儿子为太子。苏宗性格虚弱,多病管不了张皇后。762年肃宗病危时,张皇后想废除太子,结果被杀,太子李豫惊无险地就位。即位代宗自然对后宫干政更有限制,恰好没有直妻,自然不立皇后。后人皇帝也知道后宫干政的危险自然不敢冒险,毕竟成本不小。
2.是太子不是直妻所生,直妻也没有孩子,有后无后不影响。
玄宗李隆基的第一任妻子王皇后以前没有孩子,所以他的第三任儿子李亨(杨妃出生)被立为王子。
肃宗李亨原来的王妃韦氏也没有孩子。后来,张皇后有了儿子李,但她太年轻了。在安史之乱复杂的情况下,她很难成为王子,所以她的长子李豫成了王子。
代宗的前妻崔氏有子李淼,但杨家倒台崔氏死后,李淼显然不可能被视为直子。后来代宗没立后,自然就没有直子了。李适(宫人沈氏出生),一个普通的长子,成了王子。
德宗李适的第一任妻子的历史没有记载。当奉节郡王纳王(不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时,王生下了他的长子李朗,非常受欢迎。李适是王公主的后册。786年,王公主病重时成为皇后,三天后死亡。
顺宗李诵的第一任妻子是萧氏。后来,她成了太子妃,没有孩子。后来,她与李诵离婚并被杀。李诵13岁时,他的爷爷把他的才华交给了他的孙子。王氏生下了他的长子李淳(后来改名为李纯)。当李诵成为王子时,王氏是一个好人。登基后,王氏因中风而被推迟。不久,顺宗退位为皇帝,王氏为皇帝。。
宪宗李纯的第一任妻子是郭氏,后来郭氏生下了李宥(改名为李恒)。然而,宪宗即位后没有立下第一任妻子郭氏,这应该是此时不立已经成为一种惯例。而且宪宗很享受,觉得自己立后不能为所欲为,最后也没有立后。之后皇帝就效仿了,就算有第一任妻子,也不会立后,更不用说第一任妻子的区别了。
唐后期不立皇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