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刺史起源于什么时候,
汉末三国时期,州牧、刺史是比较常见的官职。比如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权表刘备是荆州刺史(作为交换,刘备表孙权是徐州刺史)。例如刘璋(?-220年),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继父刘燕担任益州牧羊人。再比如曹操曾担任兖州牧,袁绍曾担任冀州牧,刘表曾担任荆州牧。据史料记载,刺史官职始于西汉时期。然而,在西汉时期,刺史主要是监督太守等官员的职位。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一个州的最高长官。
当时东汉的疆域分为10多个州,州下设有多个县,县守也就是太守,县下设有多个县。因此,刺史管辖的一个州,也就是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可谓封疆大官。与刺史相比,州牧还执掌兵权,实际权力更大。蜀汉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弱的一方。特别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与夷陵之战后,蜀汉只有益州。在此基础上,益州牧(刺史)自然是蜀汉最重要的官职之一。四位益州牧(刺史)在蜀汉历史上:除了刘备,谁是其他三个人?
[img]470154[/img]
益州牧:刘备
汉朝昭烈帝刘备(161-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县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蜀汉开国皇帝。建安16年(211年),刘章听从张松的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到四川帮助自己对付张鲁。此时,法正和庞统建议刘备去益州。刘备随后留在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入蜀,与刘璋会于涪。建安17年(212年),张松被曝被杀,刘备与刘章反目成仇,这意味着益州之战正式爆发。建安19年(214年),罗城被围攻近一年,刘备与诸葛亮、张飞、赵云共围成都。刘备派宁督邮李恢说降马超。当马超来到成都时,刘备命令他带领屯城北,城中震惊了一会儿。于是刘备派简雍劝刘璋,然后领益州牧,启用蜀中众多人才。
在我看来,益州牧的官职对刘备来说自然意义重大。虽然刘备曾获得徐州牧羊人、豫州牧羊人等官职,但益州牧羊人的官职是一个真正的官职,这是刘备花了几年时间才获得的官职,这是名副其实的。刘备在益州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蜀汉。对刘备来说,显然希望以益州为基础,帮助汉朝,统一世界。当然,遗憾的是,蜀汉最终被困在益州。
益州牧: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作家。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成立蜀汉,诸葛亮被任命为宰相,这已成为一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官职。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因此,诸葛亮成为蜀汉第二任益州牧(刺史)。在这方面,在我看来,益州牧的官职自然方便诸葛亮掌管蜀汉的兵权。毕竟,蜀汉只有益州。
虽然丞相已经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官职,但毕竟丞相更喜欢文臣,@ 益州牧的官职有助于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北伐中原,这也体现了刘备和刘禅父子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支持。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勤奋谨慎,必须亲自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严厉奖惩;与东吴联盟,平定南中;实施屯田战略,北伐中原五次,粮食无效。因积劳成病,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他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为诸葛亮。东晋桓温追封他为武兴王。
[img]470155[/img]
益州刺史:蒋婉
蒋婉(-246年),字公燕。零陵县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因病去世,蒋婉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他加入了所有的保护和假期,领导了益州的刺史,晋升为将军,录制了书事,并封为安阳亭侯。值得注意的是,蒋婉担任的是益州刺史的官职,而不是益州牧。在我看来,这种差异很可能是蒋婉的官职,包括武将之首的将军。汉末三国时期,将军执掌天下兵权,不再需要担任州牧来执掌兵权。
@ 虽然蒋婉是诸葛亮的继承人,但他没有担任益州牧羊人,而是担任益州刺史。当然,在整体地位上,蒋婉已经很接近诸葛亮了,也就是当时蜀汉的大小事务,后主刘禅都交给蒋婉处理。蒋婉作为诸葛亮选择的继承人,没有辜负期望,而是不断恢复蜀汉的国力,为江维北伐中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延熙七年(244年),蒋婉因病要求将益州刺史之职让给费祎,刘禅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延熙九年(246年),蒋婉病逝,被授予“恭”称号。
益州刺史:费祎
[img]470156[/img]
@ 对费祎来说,这是蜀汉最后一次益州刺史。费祎(?-253年2月,江夏(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字文伟,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婉、董允并称蜀汉四相。深受诸葛亮的重视,多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蹄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则以理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对自己的才华感到非常惊讶,并加以礼遇。虽然费祎在诸葛亮去世前已经崭露头角,但此时的费祎并不能说是治国之才,至少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能力。然而,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费祎先是协助蒋婉,然后独当一面,成为蜀汉中后期的栋梁之臣。
费祎不仅担任了蒋婉让出益州刺史的官职,还被后主刘禅封为将军、尚书令等。在此基础上,费祎执掌蜀汉大权时,与江维北伐中原的主张相左,实行休养生息战略,为蜀汉的发展尽心尽力。性格谦虚真诚,相当诚实,家无余财。但遗憾的是,公元253年,费祎被曹魏降将郭循(一作郭修)刺死,导致蜀汉失去栋梁。费毅去世后,刘禅没有给姜维等人封益州牧或益州刺史的官职,这无疑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就姜维等人而言,他们不能说是治国之才。
历史上刺史是什么时候起源的?蜀汉四位益州牧刺史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