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越国消灭吴国后,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勾践灭吴后,盛极一时的越国为何逐渐衰落?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卧薪尝胆,这是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怒图强。卧薪尝胆故事的主角是春秋末期的霸主越王勾践。公元前496年,吴王合鹿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败。合鹿也受了重伤。临死前,他告诉儿子夫差为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强训练,准备攻打越国。两年后,夫差率兵打败勾践,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然而,越王勾践在放低姿态后救了自己的命。尽管遭受了屈辱,但这位一国之君选择卧薪尝胆,只是为了等东山再起的机会。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军队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在吴国精兵外突然袭击,一举击败吴兵,杀死王子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夫差迅速带兵回国,并派人到勾践求和。此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建议,非常羞愧,拔剑自杀,促使越王勾践成功消灭了吴国。所以,问题来了,勾践灭吴后,盛极一时的越国,为什么会逐渐衰落?

[img]469588[/img]

@ 越国封位于欧余山以南(阳)面,国君为司姓。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矛盾,并相互攻击。公元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公元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北渡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贡献。一度北达齐鲁,东临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占据东南。然而,越王勾践去世后,越国从巅峰走向衰落,在战国中期被楚国吞并。@ 在战国七雄中,越国没有一席之地。在我看来,越国的衰落和灭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方面,人才的流失促使越国衰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离不开文种和范蠡。其中,范蠡(公元前536-公元前448)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春秋后期,范蠡投奔越国,后来被拜为上大夫,协助越国勾践。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并被封为上将军。成名后,急流勇退,化名为夷子皮,在七十二峰之间漫游。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称“陶朱公”。

至于范蠡这个人才,离开越国的是,他看到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此外,范蠡还警告文种——飞鸟尽,良弓藏在隐退前。但遗憾的是,文种没有听进去。吴国灭亡后,文种自力更生,不听范蠡成功退休的劝告,后来被勾践所不允许,最后被勾践赐死。在我看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本身的地理位置更偏离中原。当时江浙还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科技文化水平无法与河南、山东、陕西等中原相比。因此,越国人才自然需要吸引周边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

[img]469589[/img]

然而,越王勾践对文种和其他人才的态度无疑令人心寒,这将导致未来的人才更不愿意去偏远的越国。因此,缺乏人才自然使越国从繁荣到衰落。战国时期,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例如,秦国也位于偏远地区,但秦孝公求贤若渴的态度,从而获得了商鞅这样的天纵奇才。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崛起,最终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

另一方面,越王勾践虽然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但从整体能力来看,越王勾践还是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然而,越王勾践后,越国内乱频发生,君主整体水平日益下降,这也使得越国只能繁荣一段时间,不能继续下去。勾践结束后,越国不断发生杀君事件,所谓“越人三杀其君”。《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对于越王朱勾杀父篡位的过程相对简单,不寿立十年见杀,是盲姑,次朱勾立,没有前因后果。然而,这一事件显然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不仅为战国中期越国的持续杀戮奠定了基础,也直接预示着越国在楚越战争中的惨败和越国霸主地位的结束。

据史料记载,越王无余十年(前363年),寺区弟弟思又杀了之侯,拥立无转为越王。在“诸罪之乱”之后,越国宫廷中不断发生杀君杀父的悲剧。在我看来,越国贵族之间的相互残杀导致了越国内部的混乱,越王勾践创造的霸权也在衰落。值得注意的是,与越国类似的是,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秦国、战国初期的赵国等诸侯国也发生了激烈而长期的内乱。然而,秦国和赵国都是君主,可以结束内乱,如秦献公、秦孝公、赵肃侯、赵武灵王等。

[img]469590[/img]

@ 相应地,越国自越王勾践以来,并没有出现一位力挽狂澜的君主。此外,战国中期越国的对外战略也在动摇,或者主动树敌,这也加速了越国的灭亡。无强(?―公元前333年),越王无余之子,越王无转之弟,战国时期越国最后一位君主。越王无强即位后,派兵北伐齐国。齐国国君齐威王派使者游说越王无强说:“越国不攻打楚国,就不能称王,小就不能称霸。“在齐国使者的游说或忽悠下,越王无强放弃进攻齐国,转而进攻楚国。

对此,楚国国君楚威王出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越王无强。他们都占领了越国及其越国。有的吴国故地一直到浙江沿岸,楚军在徐州北部大败齐军。从此,越国分崩离析,越国王族子弟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臣服朝拜楚国。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较量显然需要纵横交叉的手腕。然而,已经衰落的越国却不得不激怒强大的楚国,从而自杀。在我看来,战国中期就是告别历史的大舞台。@ 越国盛极一时,甚至超过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但仍未能在战国七雄中占有一席之地。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越国消灭吴国后,衰落的原因是什么?越国消灭吴国后,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中国阿Q精神的鼻祖是谁?孔子的儿子孔鲤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些“阿Q”情结。鲁迅发现了这个“真理”,率先获得了文学版权,比如匕首射击,刺伤了许多人隐藏的心:“哦...

  • 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高徒卜商生平介绍
  • 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44岁。以文学著称,以孔子论《诗》为特色,孔子称赞:“商人可以说“诗”已经走了。”在孔门弟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