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先后征服洛阳和长安,几乎颠覆了唐朝的统治。唐朝花了八年时间才平息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叛徒,没有人敢为他们建庙祭祀。然而,一个人有很大的勇气。他公开为安禄山和其他人建庙,但唐朝皇帝不敢治罪。相反,他试图吸引他们。这个人是谁?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读者!
这个人叫田承思,是平州卢龙人,出身将军。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凶猛的将军,“以英雄闻辽杰”。唐代开元后期,田承思在安禄山手下任职,因多次取得战功,被授予左清道府率、武卫将军。田承思是安禄山手下的凶猛将军,赢得了安禄山的信任。755年,田承思跟随安禄山叛乱,作为前锋渡过黄河,一举占领洛阳。
有一次,安禄山检查了军队,发现田承思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将军,而且善于治理军队,所以他让田承思守卫英川。756年10月,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唐军收复洛阳,田承思以英川城降唐。但不久,田承思又叛变了,跟随安庆绪对抗唐朝。之后,田承思投靠史思明,作为前锋再次突破洛阳,被称为魏州刺史。
762年,唐军再次收复洛阳,田承思跟随史朝义退役莫州。田承思发现情况不好,就欺骗了史朝义,带领军队投降了唐朝。唐朝将领固怀恩没有惩罚田承思,而是让他们继续守卫河北。其中,田承思守卫魏州,被称为魏博节使。然而,田承思非常狡猾。虽然他接受了朝廷的命令,但他积极扩大了自己的实力。
[img]468990[/img]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田承思的军队达到了10万人,他还选择了“魁威强者万人自卫”。田承思自己任命辖区内的官员,“户版不在天府,税收不在朝廷”,似乎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773年,田承思公开挑衅了唐朝朝廷的威望。他为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父子设立了寺庙,被称为“四圣”。同时,他还向朝廷提出了首相的职称。
当时唐朝皇帝是唐朝宗。考虑到世界久经战争,朝廷实力没有恢复,他采取了姑息纵容政策。唐代宗派内侍孙知古前往魏州,劝田承嗣拆除“四圣”祠堂。与此同时,唐代宗还下令,加封田承嗣魏检校尚书仆射、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雁门郡王。不久之后,唐代宗与田承嗣“和亲”,将女儿永乐公主嫁给了田承嗣的儿子田华。
唐代宗的目的是安抚和吸引田承思,“固结他的心”,但田承思更傲慢,根本不关注朝廷。775年,在田承思的鼓励下,昭义军发生了兵变。他趁机出兵占领相州。虽然唐代宗命令田承思“守卫封疆”,但他根本不理他,继续发兵,“尽据相,守卫四州之地”。后来,唐代宗组织军队攻打田承思,但他没能摧毁他。
777年,唐朝宗打算再次用兵。田承思立即表示感谢。唐朝宗终于找到了面子,不再追究了。当时,田承思占领了魏、博、相、卫、明、贝、禅等七个州。他的军队大约有10万人。他是“河朔三镇”之一。唐朝法院别无选择。779年,75岁的田承思死于疾病,他的职位由他的侄子田悦继承。
田承嗣为安禄山立庙,他为什么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