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在中国被称为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早在唐僧之前,两位高僧就去那里收回真经普度众生。
[img]469300[/img]
众所周知,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来源于一部著名的作品——《西游记》。小说中的唐僧是以玄奘为原型塑造的。玄奘是唐代的僧侣。他把梵文佛经翻译成汉语,介绍到国外,丰富了中国佛经,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他是最有名的取经人,在真实的历史上,还有两个西天取经人比唐僧早。
高僧法在历史上有记载。第一个从西方学习经文的人,今天来自山西襄丘,姓龚。他出生时很虚弱。他的父母担心他不能养活他,所以他按照习俗把他送到寺庙里做小沙弥。我希望他能得到佛陀的祝福。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法显对佛教的研究取得了深刻的造诣,成为当地知识最深的僧侣。当他发现经文中的一些错误并存错误时,他有了从西方学习经文的想法。
直到有一天,当他洗脸时,当他看到自己在水中变老时,他觉得时间很紧迫。因此,就在东晋隆安三年三月,62岁的法学显示器和五名师徒踏上了学习经典的道路。他们从长安出发,第二年经过张掖,一群有抱负的和尚加入。之后,他们向西北走去,到达乌隶国,南下进入塔格拉玛干沙漠,困难可想而知。
[img]469301[/img]
东晋元兴三年,法显一行终于来到了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据说释迦牟尼是佛教释迦牟尼生前最长的地方。在印度学法六年后,法显一个人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回国后,他被邀请到南京传授印度新佛法。法显花了五年时间翻译了六部成功的佛经,共有100多万字。后来,他在80多岁时搬到荆州,终于在北宋武帝永初三年去世,终年86岁。
第二个从西方学习经文的人是和尚,他通常姓李,来自贵州黄龙。据说,当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在龙翔寺出家了。他致力于学习佛教,很快在僧侣中脱颖而出。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对现有的佛教经典并不满意,也有了从西方学习经典的想法。
南宋武帝永初元年,25人从燕都龙城出发,先后抵达今天的青海、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吐鲁番等地。经过雪山沙漠和绝壁深崖后,一群人受伤死亡,最后只剩下五个人。
历经磨难,终于到了印度,到处寻找名师,拜佛圣地。几年后,他乘坐商船安全返回广州。回国后,昙无竭一直住在江南弘扬佛教,直到去世。昙无竭把在西方学习的经历写成了《历国传记》,想传播后人。不幸的是,它已经消失了,很难找到任何痕迹。
法显和昙无尽为我国与印度的佛教文化交流、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成就不应被遗忘。
玄奘是第一个去天竺取经的吗?其实法显比他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