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废百家,独尊儒术,本质上是一样的,即统一思想,加强封建王朝中央集权。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概念的大致情况。
为了加强社会管理,秦汉两朝各自采取了思想控制措施
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写道,鉴于“世界已定,法令出一”,普通人应该乖乖种田或从事手工业(“力农工”),学者应该学习法律,而其他思想流派则是扰乱社会稳定的不安因素。秦始皇接受了这一建议,下令:所有非秦国记录的史书都被烧毁;除博士官外,其他人收集的诗歌、书籍和100件作品均上交政府烧毁;敢于在任何场合讨论诗歌和书籍内容的人将在街上斩首,这就是所谓的书籍焚烧令。
[img]468868[/img]
第二年,原本为秦始皇求长生之术的侯生和卢生,背后嘲笑秦始皇,用钱潜逃。这无异是一种极大的羞辱,普通人还是受不了。况且对象是九五的尊重。秦始皇命令逮捕和审问与这两个人有关的儒生和方士;这些文人互相牵连,最终涉案460多人,都活埋在咸阳,以身作则。因此,“坑儒”其实源于欺诈、人身攻击,更像是个人恩怨事件。
“罢免百家,独尊儒术”显得温柔多了。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刘彻听取董仲舒的建议,在尊重道家学术、压制儒家思想的窦太后去世后,废除了所有不修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并提拔了出身于越南布衣的儒生孙弘作为宰相;其他儒生要么在朝廷教书育人,要么根据自己的能力进入政坛,担任相应的职务。儒家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王朝未来2000年的官方流派。
可以看出,焚烧书籍和废除数百所学校,虽然实施方法不同,但本质上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要维护社会秩序,首先要统一思想。秦始皇选择了秦国强大的法国思想,而汉武帝选择了温和的儒家学术作为自己的包装。
至于两者在后世的评价两极化,大概有两个原因:
“成王败寇”的传统思维影响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我们一直习惯于“以结果论英雄”:如果历史证明一件事和想法成功了,那就好了;相反,一定是罪大恶极。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达了焚书令。然而,仅仅七年后,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入咸阳,秦王子和婴儿投降。因此,在一些朋友看来,秦朝的迅速灭亡是由许多类似于“焚书坑儒”的暴行造成的。
实施“罢免百家,独尊儒术”后,汉武帝不仅如愿加强了统治,而且四面进攻。北伐匈奴、东平朝鲜、南平闽越,中国封建王朝达到了第一个历史高峰。@ 两汉前后持续了近400年,这也是封建时代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罢免百家和独尊儒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措施不仅将士大夫阶层吸收到国家统计阶层,而且有效地加强了儒家仁义、三纲五常等理论包装的专制制度,巩固了思想和组织统一王朝的基础。
[img]468869[/img]
然而,在战国时期,秦国也完全采用了法国思想,放弃了其他学校。为什么秦国逐渐强大,最终统一了中国?“焚书坑儒”之所以受到后人的批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谁有发言权。
儒生自“罢免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掌握了封建时代的话语权
正如上一段所提到的,自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以来,封建王朝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来自这一流派,这意味着社会的价值观在所有时期都是由这一群体引导的;当然,史书的编纂也是由他们掌握的。流派和价值观的对立往往比利益竞争更残酷;无论是为了报复李斯压制儒家思想,证明他的理论更好,从那时起,法国思想就成为残酷、无情、不人道的同义词;秦始皇第一次将法家提升为国家指导思想,不幸成为典型的暴君。
但事实上,儒家思想在汉代的作用更像是一种柔和的包装。汉代与秦制相结合,汉代的所有法律制度基本上都遵循秦始皇时期建立的制度,这是所有官方历史书记录的历史事件;“外儒内法”是汉代及其后封建王朝的真正执政思想。
最能证明这种情况的是汉宣帝,他带领西汉达到了顶峰。他的王子刘石(后来的汉元帝)是儒家思想的忠实崇拜者。他甚至对父亲任命精通法律的官员和用刑法控制大臣的做法有很好的想法。另一次,据估计,当他父亲心情好的时候,他直接提出了一个主题:“陛下的刑期太深了,所以他应该使用儒家学生。”
结果,汉宣帝立即翻脸骂儿子:
[img]468870[/img]
汉家有自己的制度,本来就是霸王道杂;奈何纯粹是德教,用周政!而且俗儒不过时宜,好是古非今,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也就是说,汉朝一直是重用霸王的方式,也就是说,如何加强集权和刑事控制,简单地任命儒家思想的主张?此外,儒家思想非常不合适,重形式大于现实,喜欢谈论侃侃,崇尚古代,批评当下,根本不能使用。
@ 他还叹了口气:“乱我家,王子!”事实上,汉元帝即位后,西汉朝确实走上了下坡路。汉宣帝时期清明节的政治氛围不复存在,土地合并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外戚专权的现象,西汉朝终于走到了尽头。
因此,汉武帝时期的“废墟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对臣民的要求;封建皇帝在秦始皇时期遵循严厉的官员和人民法律。事实上,这种“例行公事”的形成归功于汉文帝时期的才子贾毅。当他总结秦朝在《过秦论》中灭亡的原因时,他说:“仁义不施,攻守势异”。统一王朝建立后,简单的严惩法律不再合适,必须辅以儒家仁政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说,贾谊才是促进大一统主流思想形成的真正智囊。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两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