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诸葛亮字孔明,所以孔明二字多指代名气较大的诸葛亮,但三国中还有另一个人字孔明一样,两个孔明还有微妙的联系。
在谈论三国之前,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这部电影。其中一个情节是两个“浩南”之间的决斗,一个是陈浩南,另一个是司徒浩南。在三国时期,也有两个人“字叫孔明”。其中,虽然诸葛孔明已经流传了数千年,但另一个孔明并不是一般人。更出乎意料的是,诸葛亮的死亡与孔明密切相关。
孔明,原名胡昭,也叫胡孔明。胡昭出生于公元161年的颍川,比诸葛亮大20岁。由于东汉末年军阀分裂,战争不止,胡孔明成了“隐士”。当然,这个隐士和魏国大臣钟友一样有名。
公元190年,四世三公的袁绍想请胡昭出山帮助自己,并多次来访。然而,胡昭坚决拒绝了袁绍的邀请,后来预料到袁绍可能会抓住自己,胡昭躲了起来。不过,这胡昭的面子就是大。公元196年,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并希望邀请胡昭出山。对诸葛亮来说,刘备三顾茅庐,诚邀一起打江山。但胡孔明更是得到了袁绍、曹操两位当世诸侯的热情邀请。然而,胡昭礼貌地拒绝了曹操的邀请。
[img]468406[/img]
然而,胡昭和曹操之间的交集并没有被切断。胡昭救了一个人,把曹操、诸葛亮和这个人的命运联系起来。
三国西晋时期的学者、史学家皇甫静在《高士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刚开始晋宣帝穿布衣的时候,跟昭有旧。同郡周生等人谋杀皇帝,昭闻而步指险,邀生于萧、池之间,止生,拒绝生。昭泣与诚意,生感其意,甚止。昭因与枣树联盟告别。昭虽有阴德于帝,但人们永远不会知道。
其中,晋宣帝不是别人,而是三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司马懿。在司马懿成为曹操的官员之前,一个周生的家伙想成为司马懿。然而,由于胡昭和周生是同胞,他们在了解周生的计划时阻止了对司马懿的暗杀。虽然胡昭对司马懿很好,但司马懿并没有宣传这件事。
@ 如果胡昭没有拯救司马懿的生命,曹魏的国家是什么样子还不确定。如果诸葛亮没有遇到这个难缠的对手,他就不会这么早就死了。@ 虽然三国朝着统一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但胡昭救司马懿仍然会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也许上帝安排胡孔明间接“坑死”诸葛孔明,因为他不想诸葛亮帮助汉朝。
[img]468407[/img]
后来,魏朝的朝臣们经常写信,要求魏皇帝召唤胡昭成为官员,但都被胡昭礼貌地拒绝了。公元250年,在司马家族的支持下,魏皇帝曹芳再次招募胡昭到朝廷当官,但今年,89岁的胡昭驾驶鹤西游。
孔明,胡昭字,他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