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刘毅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无论你什么时候不能吝啬善行,更不用说纵容恶行了。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有时你对别人的恶行只是阻碍了你自己的道路。你对别人的善行正在为你自己铺平道路。东晋将军刘毅的悲剧可以充分解释这一事实。
刘毅是北府著名士兵。当他与将军桓蔚作战时,他把桓蔚杀得一团糟。桓蔚无处可逃。她不小心跑到牛牧寺门口,敲了敲门,让方丈把自己留下来。牛牧寺方丈同情桓蔚,本着和尚慈悲的原则,将桓蔚藏在寺庙里。因此,桓蔚逃脱了追兵的搜查,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img]465399[/img]
毕竟纸包不住火,刘毅很快就知道了。刘毅勃然大怒,牛牧寺的方丈居然窝藏了敌人。他立即派人去抓方丈,问他是否被砍了。很多人为老方丈求情,但刘毅铁石心肠,不允许,最后斩首了牛牧寺的方丈。
出乎意料的是,河东三十年,河西四十年。几年后,北府兵的另一位著名将军刘裕的力量不断壮大。他想推翻司马的统治,成为自己的皇帝。看到刘毅的实力,他不能低估。与他分庭抗礼,自然要与刘毅竞争。
[img]465400[/img]
当然,这两个人并没有失去战斗。最后,刘毅不是刘宇的对手,被杀得很尴尬,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撞。桓伟经历的场景再次出现,但英雄变成了刘毅,真的是风水轮流。
刘毅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这么巧合,他甚至错误地走到了牛牧寺门口。刘毅已经忘记了几年前的过去。他对方丈说:他是一名失败的将军,正在被敌人追赶。他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并要求方丈接受他,拯救他的生命。
方丈自然不认识刘毅,冷冷地说:“将军,我真的很抱歉。几年前,一位失败的将军来到我们这里避难。我们原来的方丈好心地收留了他。出乎意料的是,他被一位名叫刘毅的将军斩首了。从那时起,我们的寺庙就有了一条金科玉律。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再收留失败和逃跑的将军。请回去。”然后慢慢关上大门。
[img]465401[/img]
站在牛牧寺门前的刘毅,楞柯柯长时间无言。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做过的事,后悔了。如果当时有点宽容,不杀桓蔚的方丈,也许今天就可以收留了。现在生命的最后一点也被无情地切断了。怪谁?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短视和残忍破坏了他们生命的希望。看到追兵越来越近,刘毅真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以为被追兵抓到就要杀了我。最好自己打断。刘毅脱下腰带,找了一棵歪脖子的树,把腰系成绳结,挂在树上,上吊自杀。
刘毅杀方丈的时候,没想到今天的恶行以后会断了自己的生路,之前犯下的罪行以后也会得到报复。原来别人方丈做得对,佛门礼法讲究的是普遍众生,慈悲为怀。人们不问世事,不管你们谁和谁打架,只要看到落难的人,都要本着佛心把他收留下来。可是刘毅一点点私冤就杀了无辜的方丈。自己种下的苦果,最后还是要自己品尝。记住“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
为什么东晋北府兵将领刘毅最终自杀?当时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