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魏征吗?今天就给大家带来相关的详细介绍。
说起唐太宗,很多人会想到魏征。唐太宗和魏征是古代贤君直臣的典范。魏征没死的时候,唐太宗把魏征当镜子,主动结婚。魏征死后,唐太宗命令五天不上朝,亲自为魏征写碑文。但没过多久,唐太宗命令自己砸魏征的墓碑。怎么回事?
[img]464719[/img]
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喜欢隐藏自己的喜怒爱恨,只是为了成为后人敬仰的明君。不管他的阴谋是为了这个目的,当然也包括他对魏征的态度。
在魏征死前,唐太宗对魏征的厚爱历史上都有记载。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世民有时会对魏征感到厌烦,但每次他都忍受它,并为魏征加官进爵。这说明李世民知道魏征提出的一切都是对的,认为魏征最大的价值就是敢于批评自己。辅佐皇帝,使之成为堪比历史上尧舜的有道明君。这就是李世民对魏征的定义。
[img]464720[/img]
魏征死后,李世民对魏征的态度没有改变。后来,改变的态度应该是历史书中提到的一件事。这是李世民的禁忌。哪件事?魏征把他写的很多建议给了历史学家。他想建议皇帝的一切都传播到这个世界上。
魏征的所作所为表明,他对李世民的意见并不简单。如果你只是想国泰民安,提出建议并改正,但魏征把改正的过程放在了历史书上。你想做什么?从后人的角度来看,魏征的做法没有错。也许魏征想充分展示历史,让世界知道李世民的错误可以改变良好的品质。
[img]464721[/img]
但对李世民来说,这太有问题了。魏征这样做,会让后代觉得魏征每天批评皇帝,互相玩,他仍然可以在历史上出名,会有人打着皇帝的旗号,以道德压制皇帝吗?在封建社会,皇帝采取了建议,但在皇帝,如果主动在大臣那里,皇权迟早会结束。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李世民对魏征的惩罚是向那些准备搬家的后来者示威:你想给我建议吗?很好。我很高兴听取国家的意见。如果你用道德压制皇帝,为自己赢得声誉,魏征就是你的榜样!
魏征死后,为什么李世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