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梁武帝看到侯景的野心了吗?侯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下面是侯景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在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大地上,豪杰和乱兵较多。

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喜欢骑马射箭,交兄弟,在各种军事团体中间徘徊,试图规划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这个人的名字叫侯景。《北史》说侯景有先天性残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因此,虽然他知道武术,但他并不依赖自己。与他后来的行为有关,他可能很聪明。

侯景望了一眼,发现单打独斗难免会错过好机会,不如投靠更大的力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事半功倍。

他的第一个选择是尔朱荣。当时北魏首屈一指的权臣,巨人中的巨人。

[img]464294[/img]

528年,侯景生擒葛荣,平定叛乱,从而获得定州刺史的职位。时年,他刚满25岁,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技能的好机会。

530年来,孝庄皇帝杀死了尔朱荣,尔朱家族的势力发起反击,形成了与皇室竞争的对手。当时,高欢审时度势,选择与皇室站在一起,举兵消灭尔朱,成为新一代权臣的领袖。

此时侯景27岁,他对事业上的快感远不满意,他需要一个新的跳板,这个人就是高欢。

相应地,高欢对侯景也委以重任,给他兵权,让他放心大胆地去做。

《梁书》记载:高欢多次告诉儿子高澄,侯景此人狡猾,反复无常,要小心。

可见,高欢知道侯景不安分。知其深,为何又委其重任?乱世中,用人是首要任务。

[img]464295[/img]

事实上,一个阵营倒下,另一个阵营吸收对方的人才是很常见的。否则,就无法解释。在朝代的变迁中,一些家庭继续繁荣。然而,南北朝不同。小政权太多,多年来一直在战斗。军事权力的下放也非常严重。在这种缺乏“稳定”的环境中,英雄们想成为皇帝,并受到压迫。因此,侯静的“重复”变成了致命的伤害。

宇文泰也看到了这一点。

高欢去世后,高澄上位。由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担忧,也因为对高澄的不信任,侯景反了。

这个人很有意思,反了很多人,但每次都转身投靠其他势力,却没有看到自己称帝,支兵偏安,直到最后一次才有所不同。

侯景想到了西魏的宇文泰,因为他不能留在中国。宇文泰的态度非常坚定:不吸收。这很容易理解。当时,宇文泰本质上是西魏的家庭成员。他拥有他应该拥有的一切。真的没有必要吸收一个不稳定因素。

[img]464296[/img]

侯景不愿意,所以他把目光转向了南方和南方的梁朝。那里的梁武帝是一代英雄。他年轻时很惊讶。侯景也听说过他的传说。在向往的同时,他发出了一封好信。

相应地,梁武帝礼貌地接受,并将其封为河南王。

你想,侯景原本是一个摩羯座的人。他从小就在北方长大。他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远离家乡,为了未来进入异族。你越勇敢,就越可怕。

梁武帝难道没有看到这一威胁吗?

不一定,通过分析当时南朝梁的战争情况,我们可以猜到梁武帝的一点想法:梁国正处于北伐时期,与高澄发生了战争,侯静原本是高澄的旗帜。他了解东魏的战术。叛乱后,他带领部众与高澄战斗。梁武帝的“力量”意图是遏制北方战场。

换句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img]464297[/img]

结局大家都知道,侯景没多久就反了,梁武帝晚境惨淡,没饭吃,没水喝,直到去世。原因是梁武帝轻敌。

面对无法杀死、消灭、反复缠绕的敌人侯景,高成特别反感。虽然经过几场战斗,他被迫进入江南流域,但他的力量迟早会卷土重来。冷静下来,想想。你梁武帝可以努力工作。为什么我不能?

遂心生一计:派人到南朝梁议和。

接到议和后,梁武帝欣然同意了,但和平背后有一个矛盾,他没有注意到:高澄上一仗没有败,而是议和了。

侯景知道和解后,非常害怕。他是高成的法官。作为这个身份,梁武帝对他很有礼貌。但转眼间,梁武帝和高成成了好朋友。他们不是共同的敌人吗?幸运的是,侯景心里没有所谓的“忠诚”。这是一件大事。

于是势如破竹,直接击中梁都。

远在北方的高澄眼见把两个敌人推向了斗争的漩涡,会心一笑。完全不顾身边的安全。


梁武帝看到侯景的野心了吗?侯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梁武帝看到侯景的野心了吗?侯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

  • 宇文觉简介 宇文泰的儿子于文觉,北周奠基者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毅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