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三国时期的江东是现在的江南地区,有多少聪明人才出在江南这个地方。尤其是三国时期,孙权手下的四位大都督,都是人中之龙凤,争霸天下的英雄。这四个人在孙权的账户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孙权对这四个人的态度却完全不同。可以说,每个人在位的时间都代表着孙权的不同变化。从接管孙策的江东基业到孙权称帝,这四位大都督都伴随着他的整个转变过程。那么孙权对这四个人怎么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结局?
[img]462806[/img]
周瑜同志是第一个跟随孙权的都督。可以说,周瑜不是跟随孙权,而是跟随周瑜。孙权只有18岁,接管了孙策的江东基业,完全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幸运的是,哥哥不仅给他留下了江东的基础,也给他留下了周瑜。周瑜是孙策的同乡朋友,也是和孙策一起创业的好伙伴。孙策活着的时候,周瑜基本上和孙策平起平坐。现在孙策死了。当然,周瑜是江东第一个英雄,但他仍然尊重孙权为英雄,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在周瑜的带领下,孙权逐渐稳居江东之主。可以说,当周瑜还活着的时候,孙权虽然渴望得到周瑜手中的权力,但他无能为力,只能看着周瑜。
[img]462807[/img]
可怜的周瑜三十多岁就死了,否则,一定能带领江东子弟扩大自己的地盘,成为天下霸主。周瑜死后,孙权原本想获得大都督的军权,但此时仍处于动乱状态。孙权认为自己没有掌权能力。根据周瑜的遗嘱,将军权交给了鲁肃。鲁肃比周瑜低调多了。他在任期间一直在为孙权谋划夺取荆州的事务。一方面,他想继续维持孙刘联盟。他认为,只要一方被曹操打败,另一方就无法继续存在。鲁肃必须维持孙刘联盟。但他也要为孙权夺取荆州,否则赤壁大战的战绩基本为零。鲁肃一直在和关羽商量这件事,因此鲁肃本人曾单刀赴会,与关羽约会,可见鲁肃的气魄并没有输给周瑜。
不幸的是,鲁肃的健康状况不佳。这段时间的努力给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最后,鲁肃英年早逝。幸运的是,他在世时为孙权夺回了长沙三县,占据了荆州三分之一的领土。鲁肃死后,孙权再也不想交出权力了。作为大都督,孙权并不十分放心。直到吕蒙占领荆州,杀死关羽,孙权才非常高兴和极度担忧。很高兴得到荆州,担心的是吕蒙大权在握。吕蒙不明不白就这样去世了,孙权以为这次他终于可以掌握军权了。
[img]462809[/img]
不幸的是,刘备打了过来,他束手无策,他终于认清了一点,他不是带兵的料子,只好把鲁迅推到大都督的位置。最终,鲁迅击败了刘备的70万大军,名扬天下。但是因此也被孙权所怀疑,最终还是让陆逊交出了军权。但是鲁迅的名声很好,孙权称帝后,就把鲁迅封为自己的宰相,这也是对鲁迅一生成就的肯定。但到了晚年,鲁迅还是被孙权怀疑了,最后鲁迅参与了王子的党政,被孙权活活气死。这四位大都督都是江东才俊,为江东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权对东吴四大都督的态度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