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认识四大刺客,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它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强大。无论是文化哲学还是战争,尤其是刺客,它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谁是四大刺客呢?
战国四大刺客有两种说法:一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二是专诸、要离、聂政、荆轲。
[img]461773[/img]
1、专诸
春秋时节,吴国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西北部),吴公子光(即吴王和鲁)想杀死王僚独立,吴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他。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利用吴的内部空虚,以招待吴王僚的名义,将匕首藏在鱼腹中(鱼肠剑),当场暗杀了吴王僚,专家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独立为王,是为吴王和鲁,是为清。
2、聂政
聂政是杀狗的屠夫,魏国杀人后跑到齐国避难。赵国的严仲子得罪了宰相侠累,怕侠累报复他,于是先下手为强,跑到齐国去找聂政,让聂政去杀侠累。聂政说小菜一碟。严仲子说我会给你找几个帮手一起去。聂政说不,人多妨事。带着一把长剑到韩国,光天化日,侠累正在上班,聂政从大门进去,一直杀到大堂,把侠累一剑穿心。又被杀了,其实他可以全身而退,但怕最后漏风连累严仲子,于是毁容自杀。
[img]461774[/img]
3、豫让
豫让是晋国人,曾在三家分晋前做过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但不能重视,最后在智伯的门下,为智伯所尊重和重视。
智伯贪婪地想吞并赵、魏、韩三家的封地,最终被三家联手消灭,晋国也被一分为三。
豫让深深感受到智伯的善良,决心暗杀赵襄子。为了成功暗杀,豫让毫不犹豫地改头换面,吞下炭子毁容。最后,赵襄子多次暗杀未遂。赵襄子也感受到了豫让的侠义,脱下衣服给豫让连刺三剑来实现豫让的愿望。
4、荆轲
[img]461775[/img]
荆轲是卫国人,跑到燕国谋生。燕国王子姬丹和秦王嬴政小时候都是赵国的人质。他们是患难与共的生死兄弟。后来嬴政成了秦王,姬丹被燕王派到秦国做人质。没想到嬴政是白眼狼,不仅忘记了旧友谊,还冷眼相待。姬丹非常生气,悄悄地跑回燕国,在街上找刺客杀嬴政。于是有人向他推荐荆轲。没想到荆轲是个耍嘴皮的人,向太子丹要了樊过期的头,淬了剧毒匕首,帮手秦舞阳之后,还磨蹭不走。太子丹说你不后悔不敢去,没事,我先派秦舞阳去。荆轲生气了。我是那种说不算的小人吗?我在等一个高手和我一起去,既然你等不及了,那就走吧。事实上,荆轲和秦舞阳的分工非常明确,荆轲负责公关接近秦王,秦舞阳负责匕首刺死嬴政。出乎意料的是,秦舞阳来到大厅,吓得尿裤子。荆轲不得不把鸭子赶上架子。他来到嬴政面前,展开地图,拿出匕首。他抓住秦王的袖子,用匕首向前刺。嬴政挣脱了。他们绕着柱子跑了几圈。嬴政拿出一把长剑砍断了荆轲的大腿。然后他刷了刷,连续砍了八把剑。荆轲吹了几句牛逼的话,被一把刀砍死了。当时一位剑术高手鲁勾践评价荆轲,勇气可嘉,可惜练剑不用心。根据汉代人的评价,荆轲主要是匕首短,不如嬴政的剑长。他一寸长一寸强,输在武器上。
5、要离
吴国人住在无锡鸿山北部,主要是为了捕鱼。他个子不高,很瘦,长相丑陋,但他勇敢而成功地暗杀了庆忌。他在《吴越春秋》卷四《合鹿内传》中记载了他的智慧和勇气。其中,吴越春秋写道,513年前,吴王派将离开刺杀庆忌,用苦肉计最终杀死庆忌。最后,他逃回中国后,吴王想庆封离开,不接受说他只是为了吴国人民的安居乐业,所以他在金殿自杀了。其墓地位于鸿山东岭南麓杨梅坞专门墓旁。
战国四大刺客是谁?谁刺杀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