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魏文侯是如何使魏国成为中原霸主的?

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也是魏国百年霸权的先驱。魏文侯任命西门豹、子夏、翟黄、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领土,使魏成为中原霸主。

[img]459614[/img]

战国时期,魏国位于中原腹地,太史公曾说过:“夫三河在天下,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三河是指河东、河南和河内。魏国曾被称为“天下胸腹”,其中包括三河范围。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在地图上占据这样的位置并不是一个好消息。魏的西边是秦,东边是齐,北边是赵,南边是楚,是典型的“四战之地”。

从地图上看,战国初期的魏国类似于一条大裤衩,东边是魏国的河内郡,西边是魏国的河东郡,中间是韩国的上党郡。魏国的东西只有北方的一个小地方联合在一起。假如这个孔道被切断,魏国将被一分为二。随后魏国国都东迁至大梁,大梁周围是平原,地势平坦,基本上没有天险可守。可以说,魏国在地理环境上极易受到攻击和控制。

“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阻……魏之地势,所以战场也是。魏南与楚不和,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与韩不合,则韩攻其西;不亲楚,则楚攻其南,这就是所谓的四分五裂之道。魏国处于如此复杂的地理位置,随时都有被分裂的危险。然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魏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大的强国,这与魏文侯分不开。

魏文侯是魏桓子的孙子,在周定王二十四年就位。魏文侯一到位就开始努力工作,网罗贤才。在魏文侯的支持下,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李悝开始实施变法。战国后期著名将领乐毅的祖先乐羊被崇拜为将军。吴起为河西郡守,西门豹为叶县令。这些都是当时难得的人才,在他们的治理下,魏国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没有李悝的变法,魏国的强盛是分不开的。

在政治上,李悝大胆废除了血缘宗法制度上的世袭制度,开始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功劳任免官员。“吃有劳有功”,“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李悝还参考了春秋时期的国家法典,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名为《法经》,成为历代法典的蓝本。

在经济上,我们将实施“尽最大努力”和“善于平价购买”的政策,鼓励农民集中耕作,以提高粮食产量。国家在收获期间以平价购买剩余粮食,在荒地期间以平价出售,并以平价出售;提倡同时播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止荒地,确保生活和生产的稳定。李悝的变法思想,其中“重农”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对后来的商鞅、韩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吴起在军事上建立了“武卒制”。简单来说,武卒制就是精兵政策,农兵分离,以专业士兵为魏军的基础。所有士兵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成为专业士兵。一旦通过考核,就可以享受免除全家服役的待遇。通过考核的士兵,根据自己的特长,在不同的编队中,根据战术需要配合使用。武卒制的制定使魏军成为“居有礼、动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的无敌力量。后来吴起跑到楚国,楚国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使楚国也开始由弱变强。

魏文侯在外交上对赵、韩实行联盟政策。据《战国策》记载,韩国曾向魏国借兵伐赵。魏文侯说:“寡人和赵兄弟,不敢从”,赵国也向魏国借兵攻打韩国。魏文侯还回答:“寡人和韩兄弟,不敢从”。起初,赵国和韩国非常怨恨魏文侯不帮助自己。后来,他们发现这是为了让两国和睦相处,所以赵国和韩国都去见了魏文侯。在韩赵的帮助下,魏国实力更强,当时没有一个诸侯国能与魏国抗衡。

魏文侯用人之道

魏文侯刚即位,求贤若渴,设立了“招贤台”,广招天下贤人,礼贤下士,屈尊求贤。段干木,魏国西河人,品学兼优,远近闻名。魏文侯知道后,亲自求见。但段干木却不愿当官,听说魏文侯来找他,便跳墙逃跑。魏文侯在西河等了整整一个月,每天都去段干木家求见。段干木见魏文侯如此真诚,不得不相见。魏文侯把他带到宫中,拜他为师。于是,四方贤人听到消息来回。

魏文侯用人不疑,力排众议,即使冒险,也要重用有用的人才。魏文侯想兼并中山国,又怕出兵。韩国或赵国趁机先夺取中山,所以他想找一位才华横溢的将军征服中山。在得知乐羊文武全才,品德端正后,他决定任命乐羊担任指挥官,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当官。乐羊怎么能带领军队攻击中山?这样用人不是太冒险了吗?魏文侯征求各方面意见,深入调查乐羊的行为,认为乐羊应该重用,最后任命他带领5万军队攻打中山。

三年后,乐羊终于把中山打了下来。乐羊凯旋归来时,魏文侯亲自到城外迎接他,并在宫中设宴款待他。获胜归来的乐羊,因功而得意。宴会结束后,魏文侯给了他一个盒子,盒子密封得很紧,乐羊以为是魏文侯给他的金银珠宝。乐羊赶紧回家,打开盒子,惊呆了。原来箱子里装满了大臣们给魏文侯的奏章,都是诬陷乐羊,劝魏文侯收回任用乐羊的生命。这时,乐羊感到羞愧,觉得魏文侯用人的勇气和胸怀真的很不平凡,心里很佩服。

魏文侯不仅排斥众议乐羊,还大胆重用有缺点、有争议的军事人才吴起。起初,吴起在鲁国寻求发展,但由于“杀妻求将”的前科,同事排斥他,他不得不逃离鲁国,投奔魏国。魏文侯问外臣李克:“吴起是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而好色,但司马懿比不上用兵。”从李克的话中可以看出,吴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一方面,他的生活方式有问题,但另一方面,他有很强的军事才能。

在魏国开创霸权的关键时刻,魏文侯权衡得失后,接受了吴起,任命他做西河太守,经营魏国西部和秦国的边境。吴起到西河,立即修建城墙,训练军队,鼓励生产。他不仅阻止了秦国的侵略,而且转而攻打秦国,夺取了秦国的五个城市,使“秦兵不敢向东”。这样,魏国的实力就增强了,成为了诸侯国中的一个强国。

[img]459615[/img]

魏文侯选才用人,还注重安抚民生,促进生产,发展经济,使贤才在治国安邦中发挥特长和重要作用。他重用了有“济世之才”的著名法家李悝,崇拜他为相国。李悝的表现确实不错,倡导修复水利,发展农业生产,降低粮食价格,实施法治,使魏国经济发展迅速。魏文侯在选任地方官时,也是唯才是举,注重实效。他用优秀的“无神论”西门豹的勇气和智慧,到前官员不作为导致河道失修、田园荒芜、人口稀少、人口贫乏的邺县担任县长。西门豹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消除了治弊政。首先,他们坚决消除了当地恶霸和巫婆勾结的封建迷信坏习惯,以榨钱为目的,动员人们挖掘运河,引导漳河灌溉田地,恢复生产,增加粮食种植,积极开展人民军事训练。叶县经过兴利除弊,短短几年就成为魏国的发达地区,成为魏国东北的屏障。魏文侯作为2000多年前的国王,以招聘人才、吸引人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要支持,使各方面的人才在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治理和政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虽然魏文侯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主义色彩,但在战国群众竞争的特殊条件下,能够聚集人才,重用人才,非常有利于魏国取得霸权,赢得强国地位,发挥着明显的作用。魏文侯人才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值得后人借鉴。


魏文侯是如何使魏国成为中原霸主的?魏文侯是如何使魏国成为中原霸主的?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