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谈谈满清八姓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阶级社会有许多外化形式。例如,在三国之前,大多数权贵都出现在宗族领域,即与皇室亲戚姓氏相同的“亲戚”。随着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度的发展,士族阶级甚至成为晋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所谓的士族,即世代代代为官的家庭,以姓氏的形式被铭记,如琅琊王、清河崔、陇西李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朝也有一群地位很高的“族”,叫八大姓。
一,佟
又称佟佳氏,我觉得很多人都很熟悉。尤其是后金康熙时期,佟姓发展很大。
努尔哈赤的第一任妻子,哈哈那扎青,即“童佳”;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也是童妃;童图赖和童养真都是清朝的重要大臣;玄烨第三任皇后孝义仁 父亲是国叔佟国维,而她的弟弟,未来是雍正夺权的要员,隆科多。因此,童佳氏在康熙时期也被称为童半朝。
[img]459718[/img]
二,瓜尔佳
满洲瓜尔佳在汉姓中被翻译成“关”,这个姓在清初走出了许多名将:
后金有五位开国大臣,分别是额亦都、胡尔汉、费英东、安费扬古、何和礼。他们首先向努尔哈赤投降,并为统一女真和蒙古做出了巨大贡献。费英东是瓜尔嘉氏。
在顺治时代,以前的名将都老了,后继人才依然大量涌现。鳌拜是费英东的侄子。没人能想到,他的存在已经成为康熙传奇人生的开始。
三、索绰罗氏
与其他姓氏不同,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索绰罗都没有几个能被历史铭记的风云人物。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当代的尊严。天子近臣、后宫选秀都为索绰罗打开了通道:理藩院、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将军出了很多这个姓。乾隆时期,瑞贵也是索绰罗。
[img]459719[/img]
四,赫舍里
赫舍里,起源于一条河的名字,最早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翻译成中文,是“赫”或“何”。
清代属最古老、人脉分布最广的姓氏,成员主要是正黄旗和镶黄旗,拥有巨大的权力和顶级资源。
康熙四大辅政大臣中,赫舍里索尼是唯一一个得到好结局的人。索尼的儿子赫舍里索额图也很有名,世袭一流。索尼的孙女在11岁时嫁给了玄烨,成为了她的第一任皇后。她生下的第二个哥哥尹仁在两岁时被设立为王子。
五,钮祜禄
这也是一个以地名起源的姓氏,这个氏族也有一个非常神秘的故乡:入关前,长白山代代相传。
古书上说,牛虎禄氏官宦“不胜枚举”,基本上可以估计其盛况。
前面提到后金五大臣,额也就是这个家出来的。
除了高官,牛虎禄还有很多后妃。乾隆的母亲,孝圣宪太后是这个家庭的一个分支。嘉庆的第二位皇后孝和仍然姓牛虎禄。
到目前为止,它还被称为汉族,即“郎”。
[img]459720[/img]
六,富察
从富察家出来的名人,我们可以想到乾隆富察皇后富察傅恒。事实上,傅恒的血统也有着深厚的渊源:富察家族的著名将军。
清史喜欢把功臣单独拿出来做传记,而“富察氏”将领单独介绍了几十人。
傅恒的爷爷米思翰,将门后,加封太子太保,康熙早年主削藩,同时,大多数人都反对。后来结果证明了谁对谁错。
七,那拉氏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它的祖先最早住在河边,所以他们以河的名字命名。然而,随着部落的成长和迁徙,他们逐渐形成了“虽然姓同姓,但散居”的状态。
那拉的脸散落在海西女真的各个地方,主要是叶赫、惠发、乌拉等。我不知道这是否与愿意离开固有的家乡有关。那拉的后代有很多雄心勃勃的家,脾气也很强硬。
八,马佳氏
马佳氏可能是满洲八大姓氏中最不起眼的成员。的确,在历史资料中,它出现得比较晚,名人也不多。
《满洲氏族通谱》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马家虽然根深叶茂,但除了开国初期部分参军人员外,很少留为官,大部分都是做生意然后致富。
也许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马佳氏不出名,但仍能跻身八大姓行列。
满洲八大姓氏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