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昌龄的一首经典诗写出了荷花之美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史,莲花是一种永不凋零的诗歌形象。它不仅代表着醉人的自然之美,也象征着古代文人的美丽品格、高尚情操和历代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希望。

无论是李商隐的“只有绿荷红莲,卷开合任天真”,还是苏轼的“翻空白鸟时时看,照水红细香”,还是李清照的“兴尽晚归,误入藕花深处”,我们都能从中看到荷花的不同红色。

本文分享的《采莲曲》是古典诗歌中关于荷花的一部千古名著。它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是王昌龄七言绝句组诗《采莲曲二》的第二首,约为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夏。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诗歌直接表达荷花之美相比,王昌龄的《采莲曲》更有意义,因为它采用了以花喻人、以人喻花的表达手法。让我们来看看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侧张开。

乱进池看不见,闻歌总觉得有人来了。

@ 诗中的第一句“荷叶罗裙一色裁”是既写花又写人,也就是荷叶和采莲少女的裙子就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服剪裁的。虽然用相似的颜色来比喻是很常见的,但是当采莲少女在莲池的时候,荷叶和罗裙的颜色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img]458709[/img]

此时,采莲女孩显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即无边无际的荷叶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样,采莲女孩的美丽和荷花的美丽就会保持一致。事实上,在《采莲曲2》的第一首歌中,王昌龄写了“吴姬越华丽的楚公主”来描述采莲女孩的美,即采莲女孩的美丽,就像吴越的民族色彩,就像楚公主的妃子一样。

然后,诗中的第二句“芙蓉向脸两侧开放”,即第一句中的和谐统一。这意味着采莲女孩的脸隐藏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起来像一朵红色的荷花向女孩的脸开放。可以看出,在王昌龄看来,采莲女孩是美丽自然的一部分,除了自然之外,荷花还有一种人性之美。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三句话“无序进入游泳池看不见”,它继承了前两句话,这意味着莲花女孩混合在莲花池中很难识别。也就是说,莲花女孩的绿罗裙和荷叶是一个整体,几乎分不清荷叶是什么,罗裙是什么;莲花女孩的脸和红莲花,几乎分不清哪个是女孩,哪个是莲花。

所以自然有最后一句话“听歌的时候总觉得有人来”,也就是听到采莲少女的歌,才发现池里有人在采莲。可见王昌龄的《采莲曲》是把采莲少女放在荷花丛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然后写出人与花的美。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意义重大,令人陶醉。


王昌龄的一首经典诗写出了荷花之美王昌龄的一首经典诗写出了荷花之美

,,,,,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

  • 唐朝最酷的公主:他和和和尚有外遇,但让丈夫在外面吹哨
  •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人性聪明,深受宠爱。嫁给首相方玄龄的第二个房间,夫妻不和谐。后来,他与会昌寺和尚、玄奘高...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