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600多名冠军。王思宗就是其中之一。赢得冠军头衔的过程非常幽默和有趣。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始选官。经过严格的笔试筛选,只有十几个最好的人被宣布入宫,等待赵匡胤金殿面试,任命状元郎。赵匡胤出身行军,知识水平不高。因此,他主持科学考试有一个规定:第一个交论文的人可以获得状元。
[img]455923[/img]
然而,在这次考试中,王思宗和陈志同时完成了试卷,同时提交给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很难分辨谁先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冥想,赵匡胤灵机一动,说:“自古以来就有文武双全的说法。既然两者很难区分,那就用武术来确定状元吧!我命你们俩。将在金銮殿摔跤!”
[img]455924[/img]
就这样,两位没有力量绑鸡的书生在金銮殿上摔跤。最后,王思宗略胜一筹,赢得了摔跤和冠军的称号。这件事传到民间后,大家都开玩笑说王思宗的冠军是从摔跤中摔下来的,所以他被称为“摔跤冠军”。
虽然“摔跤状元”的名字并不好听,但王嗣宗做官后却体谅人民,不畏强权,政绩突出。
王嗣宗是如何成为状元的?宋太宗为何选择他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