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骂王朗令人印象深刻。事实上,王朗的结局并不那么悲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有一天,司徒王朗指着聪明勤奋的孙女王元姬说:“一定是这个女孩让我们家兴旺起来,可惜她不是男人!”
王朗位居三公,被封为兰陵侯,受到魏帝的尊敬和青睐。王家已经是豪门贵宅了。王朗为什么这么说?后来实现了吗?
王元姬出生于东汉建安22年(217年)。这一年很普通,也很不寻常。建安七个儿子中有五个在那一年去世,这对当时的文学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王元姬的出生对王家族具有重要意义。
王元姬是王朗之子王肃的女儿。因为她的父亲和祖先都是经典大师,受家庭风格的影响,王元姬从小就聪明好学。她八岁时能读《诗经》和《论语》,尤其精通丧服礼仪。因为她聪明的头脑,她有永远不会忘记的能力。
除了聪明之外,王元姬从小就勤奋而有礼貌。有一次,她的母亲杨生病了,她服务了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孝顺。由于聪明,有些事情没有得到指示,她通过观察言语和颜色提前做好了工作。她很小就被授权管理家务,并有序地处理家务。
祖父王朗看到她这么勤奋能干,工作能力超过了她的年龄,非常喜欢她,并预测她将来会让王家繁荣。在王朗看来,王元姬将来会很富有。
[img]454059[/img]
王元姬十二岁时,祖父王朗病逝,王元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这种悲伤发自内心,自然流露,父亲王肃更看重她。
三年后,王元姬十五岁。当他到了可以插头的年龄,他的父亲王肃看到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不平凡,于是他嫁给了王元姬。司马家族是名门望族,司马懿是曹魏的重臣。王肃意识到司马家族的野心,将女儿嫁给司马昭,可以稳定王家的地位。
王元姬嫁给司马昭后,谦虚谨慎,恪守妇道,善待公婆,成为贤内助。236年,王元姬给司马昭生了长子,取名司马炎,然后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随着司马懿发动高平陵的变化,成功控制了曹魏的权力,司马家族的地位飙升。此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平息了各种反对势力,司马家族的权力越来越稳定。
当司马昭执政时,他致力于摧毁蜀国。他非常信任钟会,但王元姬对他并不乐观。王元姬对司马昭说:“钟会见利忘义,喜欢挑起事故。如果他的宠物太多,他会犯错误,不能委以重任。”
后来,钟会参与了对蜀汉的攻击,很快在姜伟的诱惑下谋反。幸运的是,司马昭提前做好了准备,亲自带兵驻扎在长安,并派遣了1万多名中央护士贾充率步兵和骑兵进入斜谷,驻扎在乐城。司马昭的部署打乱了钟会偷袭长安、夺取世界的计划,钟会的叛乱很快就平息下来了。
265年,司马昭突然中风去世。司马炎继承了司马昭的国家和晋王位。王元姬被晋王妃尊为晋王妃。同年12月,司马炎篡魏登基称帝,王元姬被尊为皇太后。
西晋初立,晋武帝司马炎努力工作,提倡节俭。作为皇太后,王元姬为宫中的后妃树立了榜样。泰始四年(268年),王元姬去世,享年52岁。
[img]454060[/img]
基于王元姬的帝母地位,王家的地位也在上升。王元姬的几个兄弟都被重用了,比如王迅攻爵兰陵侯,官到河南尹,死后追车将军,王虔封安寿亭侯,官至尚书,王恺封山都县公,官至将军。
不仅如此,从王元姬兄弟这一代到王肃的六世孙,都是高官,王家自此名重一时,对西晋、东晋政局都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王元姬的母亲、后母、祖母等都得到了追赠相应的称号,一种荣耀。
正如王朗的前一句话所说:这个女人一定会让王家兴旺起来。至于后半句,正是王元姬才能达到这个高度。“不是男人”不应该用“可惜”来形容!
总的来说,王朗一家良好的家风培养了一个贤惠的王元姬,她有着独特的眼光,嫁给了合适的人。随着王元姬地位的提高,王家也随之崛起,一时光辉煌。
王朗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与诸葛亮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