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各朝代的服饰和生活习俗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元明清时期,他们的服饰风格和历代不一样。们来看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风格。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元朝:蒙古风格以长袍为主
[img]454707[/img]
元朝没有完整的皇冠服装制度。蒙古人进入中原后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俗,但与此同时,受汉族的影响,他们的衣服变得越来越华丽。元代的服装主要是长袍。官员和士舒的日常服装大多是窄袖长袍。
此外,在元代宴会活动中,天子百官应穿统一颜色的衣服,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多种多样,冬服有11种,夏服有15种。这一时期的女性也穿长袍,而汉族女性则以裙子为主。由于蒙古民族习俗的影响,在元代,男性流行留辫发和昆发。它们的特点是用刀剃两条直线,剃掉脑后所有的头发,在左右两侧留辫发或随意散落披肩。
明朝:唐宋服饰以长袍为主
[img]454708[/img]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恢复汉族礼仪,制定了以周汉、唐宋为准则的新服饰制度。以袍衫为主要服装,而官员则以袍衫为主「补服」为常服,戴着乌纱帽,穿着圆领衬衫。所谓「补服」,是指长袍前有方形刺绣图案的官服,文官图为飞禽,武官图为猛兽。官阶品味分别用袍衫的颜色和图案来区分。此外,明代男官和儒生都很受欢迎「四方平定巾」,这种帽子是用黑纱罗做成的,可以折叠,展开时四角呈方形。女性穿着很流行「比甲」服装,它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双襟马甲(即背心),套在裙子外面。
清朝以满族服饰风格为主
清军入关后,建立了清朝。满族统治者规定,军民要穿满族服装,强迫汉人按照满族习俗改变发型,剃掉额头,把头发编成辫子。当时,统治者对汉人有好处「留头不留头,留头不留头」命令。女人主要穿旗装,原来是满族人的衣服,汉人也穿。旗装款式宽大,腰身简单,后来逐渐变窄合身。
揭秘:元、明、清三朝的服饰风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