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辅助皇帝和总领百官的最高级别官员是宰相。他们是除皇帝以外的最大官员,可以说是“一人以下,一万人以上”。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古代有句话叫“宰相”,但宰相其实是古代辅佐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俗称,而不是具体的官名。
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也有“相国”的官名,基本相当于后来的丞相职位,大部分都是各诸侯国王座下最高级别的官员,但当时都叫“相国”,而不是“丞相”。
那么,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丞相是谁吗?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是谁?
[img]455185[/img]
最早的丞相,目前有史可考,出现在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chū]左右丞相是里疾和甘茂。
《史记·楚里疾甘茂列传》中也有记载:“武王立…以楚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秦武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身高强壮,天生神力强大。孔武好战,有赢得中原的志向。他羞于与六国作战。当他看到六国都有相国一职时,他把秦国的相国一职改名为丞相。
@ 事实上,历史上第一个得丞相官名的人是两个人,即甘里疾和甘茂。
奇里疾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的母亲和弟弟。大多数读者可能没有听说过他,但你知道“智囊团”这个词吗?这个词的起源是秦国人当时称赞奇里疾,这表明了它的智慧。
读者可能不知道甘茂,但都知道“十二岁拜丞相”的甘罗吧?甘茂是甘罗的祖父,自然不是小角色。
[img]455186[/img]
然而,当时的丞相虽然也是君王手下的第一大官,但实际上并没有后来的丞相那么强大。三国时期,丞相真正成为“一人以下,万人以上”。
东汉末年,曹操“以天子命令诸侯”时,废除了三公,恢复了丞相和御史医生,亲自担任丞相。从此,丞相成为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的最高官员,即所谓的“掌宰天子,助理万机”。
之后,丞相的职称时有变化,比如隋唐时期的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就是左右丞相。
元朝时,中书省复置丞相一职,掌管全国政治,为元朝拥有最高权力的官员。
元朝灭亡,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仍遂元制,设左右丞相。
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开国功臣之一胡,在李善长的推荐下担任右丞相,约洪武十年(1377年)进入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img]455187[/img]
朱元璋开始大规模屠杀功臣,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扫除那些功高震主的大功臣,胡不幸成为其中之一。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杀害了总理胡,屠杀了三族,甚至坐在他的党羽上,连接了1500多人。“胡的案子”,又称“胡的监狱”,是明初的四大血案之一。
当然,也许胡是真的有谋反之心,但不管有没有,他总之被朱元璋以此罪名灭族。
朱元璋杀死总理胡卫勇后,彻底废除了1600多年的总理制度。同时,他还废除了中书省,分为六部分。皇帝亲自负责六部分。此外,作为皇帝的顾问,立殿阁大学士的政权集中在皇帝身上,君主专制得到了高度加强。
从那以后,它一直沿袭到清朝。虽然有类似的相位和皇帝助手,如内阁大学士、首辅、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等,但与过去的首相相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明初的胡卫庸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的中书省丞相。
谁是历史上第一个得丞相的官名?谁是最后一个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