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准备好了:汉代黄金,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古代黄金有多少?汉朝皇帝给的赏金是多少?皇帝真的会给100斤黄金吗?古代的黄金是黄金吗?
在古代,黄金通常是“两个”作为货币流通的单位,而在古代,“钱”通常意味着铜钱。根据现在的理解,前者是大面额单位,后者相当于小面额货币单位。
青铜时代的“金”
在中国青铜时代,铜作为冶金的主要原料,可以说是当时的硬通货。例如,春秋时期富含铜矿的楚国用1000公斤铜从宋国购买了大量领土。他毫不犹豫地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并解释了真实版本的“富有和反复无常!”
然而,战国前没有“铜”这个词。大多数人用“金”来代表铜和其他金属。当时,金属的种类并不像现在那么多。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金属只有几种,没有必要单独为它们创造一个词。
[img]452883[/img]
假如是春秋时期的皇帝对你说:“赏金1000两!“对不起,虽然颜色也是黄橙橙,但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黄里透红,是的,那实际上是铜。再比如“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这里很容易理解。黄金人当然不是黄金做的。没有人会用柔软的黄金铸造冷兵器。“黄金人”应该由大量的铜和少量的铁制成。(铁在古代又被称为恶金)
战国末年,人类生产力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铁器的广泛使用上!在此之前,青铜器被人类广泛使用。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无奈。冶炼青铜器的熔点只需要800摄氏度左右,但如果你想冶炼铁,温度几乎翻了一番!需要1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img]452884[/img]
此时,各种金属相继被发现,用于区分金属类型的“铜”、“铁”等字也出现了,后来“金”也逐渐从泛指金属转变为看起来不错但用处不大的黄金!
汉代以后的“金”
在汉代,黄金通常被熔铸成马蹄形,即博物馆中常见的马蹄形黄金。马蹄形黄金的重量约为250克。在汉代的计量单位中,12克约为15.625克(有争议),而汉代的1公斤约为162克,汉代的1公斤约为15.625*16=250克。以下是博物馆展示的汉代马蹄形黄金。
[img]452885[/img]
如果在汉代,皇帝称之为“赏金千两”,【1000(2)/16(2)】=62.5,即60多块马蹄金!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冶炼技术的纯度并不高。虽然是黄金,但远低于现在提到的24K(注释1)纯度。不能直接按每克黄金单价转换!
注释1:24K是金制品的成色标志。理论上,100%的黄金可以称为24K黄金,但实际上不可能有100%的黄金。中国规定,含量超过99.96%(含99.96%)的黄金可称为24K黄金。也叫千足金。
@ 18k黄金是一种黄金含量至少为75%的合金,即黄金含量为18/24的合金,其余25%为其他贵金属,包括铂、镍、银、钯等。一个用来制作珠宝。
汉朝皇帝说赏金千两有多少? 汉代一斤黄金有多重